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女性在婚姻中,很多時被要求日復日的照顧家務,面對老爺奶奶更加要言聽計從,這些重擔使已婚女性長久身陷親密又痛苦的枷鎖之中。近年,日本女性申請「死後離婚」的數字日漸上升,即在丈夫死後,申請斷絕與配偶親屬之間的關係,這趨勢被視為女性期望解除束縛的獨立宣言。
居於日本岩手縣的一名55歲女子,就是其中一名申請與姻親斷絕關係的人。數字顯示,2016年度日本共有4,032宗「死後離婚」登記,10年內增加了2.2倍。
約30年前,她與一名家族從事務農的男子結婚。婚後,老爺奶奶希望她能同住並幫忙務農,但不想辭去工作的丈夫,卻以她不想與老爺奶奶同住為理由拒絕,令老爺奶奶對她產生了強烈不滿,責難她是「沒用的媳婦」。
在夫家的飯桌上,便最能看清這個家中誰有話事權。丈夫和老爺可以吃剛煮好的新鮮飯菜,而她和奶奶只能吃剩下的冷飯。雖然她有問過丈夫為何奶奶要吃冷飯,但丈夫卻對此毫不在意。
除了吃飯,洗澡的順序也是地位分明的。媳婦總要輪到最後才洗,還需負責打掃浴室。她深刻明白到「在這個家中,媳婦的地位最低。」
此外,丈夫更視她為自己的附屬品,對她嚴加看管。當小孩上時學時,她打算外出工作幫補家計,丈夫卻要求她要去「沒有男人的職場」,又禁止她化妝和穿裙子。當她身體不適,需要臥床休息時,丈夫會說:「這樣要誰來做飯?」
更令她傷心的是,連自己母親竟也不體諒她的苦處。當她考慮離婚並和母親商量時,母親卻以小孩為由,冷淡地要求她「忍耐」,還著她當自己死人來看待。
原已心死的她,3年前丈夫意外離世,才打開了新想法。因為日本的夫妻同姓,墓碑上只會刻上夫姓,例如「田中家」、「山本家」等。但她不想死後與丈夫合葬,原本希望自己可以樹葬。但想到如果雙親分開葬,可能會麻煩到孩子,才接受與丈夫合葬。但絕不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出現夫姓。
所以在丈夫墓碑建好後1個月,她鼓起勇氣,申請結束這段姻親關係。她感歎地說:「當初這麼痛苦,(手續)卻如此簡單。」
日本《朝日新聞》
居於日本岩手縣的一名55歲女子,就是其中一名申請與姻親斷絕關係的人。數字顯示,2016年度日本共有4,032宗「死後離婚」登記,10年內增加了2.2倍。
約30年前,她與一名家族從事務農的男子結婚。婚後,老爺奶奶希望她能同住並幫忙務農,但不想辭去工作的丈夫,卻以她不想與老爺奶奶同住為理由拒絕,令老爺奶奶對她產生了強烈不滿,責難她是「沒用的媳婦」。
在夫家的飯桌上,便最能看清這個家中誰有話事權。丈夫和老爺可以吃剛煮好的新鮮飯菜,而她和奶奶只能吃剩下的冷飯。雖然她有問過丈夫為何奶奶要吃冷飯,但丈夫卻對此毫不在意。
除了吃飯,洗澡的順序也是地位分明的。媳婦總要輪到最後才洗,還需負責打掃浴室。她深刻明白到「在這個家中,媳婦的地位最低。」
此外,丈夫更視她為自己的附屬品,對她嚴加看管。當小孩上時學時,她打算外出工作幫補家計,丈夫卻要求她要去「沒有男人的職場」,又禁止她化妝和穿裙子。當她身體不適,需要臥床休息時,丈夫會說:「這樣要誰來做飯?」
更令她傷心的是,連自己母親竟也不體諒她的苦處。當她考慮離婚並和母親商量時,母親卻以小孩為由,冷淡地要求她「忍耐」,還著她當自己死人來看待。
原已心死的她,3年前丈夫意外離世,才打開了新想法。因為日本的夫妻同姓,墓碑上只會刻上夫姓,例如「田中家」、「山本家」等。但她不想死後與丈夫合葬,原本希望自己可以樹葬。但想到如果雙親分開葬,可能會麻煩到孩子,才接受與丈夫合葬。但絕不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出現夫姓。
所以在丈夫墓碑建好後1個月,她鼓起勇氣,申請結束這段姻親關係。她感歎地說:「當初這麼痛苦,(手續)卻如此簡單。」
日本《朝日新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