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展】手寫字的溫度 台灣暖男筆劃治癒人心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2日 07:36
2018年07月22日 07:3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一撇一劃,筆尖遊走沙沙作響,深色墨水白紙上化開,時間彷彿走慢一點。還記得上次寫字是何時嗎?當有人早已執筆忘字,卻仍有人熱愛帶有溫度的手寫文字,一位年輕台灣硬筆書法家在急促時代緩緩落筆,以習字重新認識自己。
記者黃翠儀
30多歲的台灣人葉曄(筆名),一年多前辭去「鐵飯碗」學校教職,全職教人寫字,經營「葉曄x夜夜寫字」fb專頁獲逾廿萬人追蹤。追夢理由簡單不過,他說,「我很喜歡寫字。」
小時候曾被同學戲言字寫得全班最難看,激發葉曄奮起練字,一練18年,成就硬筆書法比賽常勝將軍,自創字型「葉書體」榮登2016年台灣金曲獎大銀幕。他回想習字日子透過臨摹,反覆練習後慢慢改變了自已的一些習慣,「釐清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
不少筆名是文人想描繪的一道風景,曄(音:葉)即光明,取名葉曄他期望別人憑名字想像到美好事物,就如日常分享手寫佳句時願他人感到溫暖。他笑言像「yeah yeah」的「國語讀音好搞笑」,同時代表「夜」深人靜的時候無人打擾,「寫字時人、筆跟紙好像融為一體的感覺」。
小學生也要在網上交功課的年頭,手寫字會否消失屬常見話題。他坦言有小學老師曾反映,有家長質疑寫字會妨礙溫習時間,「但我覺得小朋友如果願意花時間專注寫字總比滑手機好,因為對往後的人生會有影響,成為一種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正因看到不少手寫事物被取代,他決心努力讓人知道手寫的溫度,習字並非旨在炫耀,而是延伸到內心體會,「(寫字)讓每個人在心情很煩雜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
訊息爆炸年代,葉曄覺得人易有迷思覺得追求「越多越快越好」,但寫字卻反其道而行,「慢下腳步重新思考再出發」,書寫時記錄待辦事項,「會重新過濾我真正需要做的、最緊急的、最需要專注的事情是甚麼,會幫助降低我自己的焦慮。」
跟隨他的專頁習字學生涵蓋不同年齡層,有八旬長者孜孜不倦地練字,亦有上班族重燃習字之心,化妝師Karen便是其一,享受寫字過程中釋放不快情緒,「最瘋狂時期放工後會練3個鐘字,而家就1個鐘左右。」無獨有偶,她和姊姊二人小學時曾習硬法書法,擱下多年後偶然被專頁吸引,習字再成日常習慣。
第四次來港,原來他已到過數間本地學校分享寫字心得,似乎從未忘記為人師表初衷,當中包括聖保羅書院。該校書法學會顧問老師林老師指,每週舉辦硬筆書法班,發現同學其實興趣盎然卻苦無機會,「有啲筆順、結構冇人教,或者揸錯筆寫得唔靚自然唔鍾意寫。」她希望學生寫字時能夠從中抒壓、放鬆,笑言若字寫得好在考試時亦會「加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