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芬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首次正式開峯會表現在國內受一致批評,但他把負評置諸腦後,反而加碼安排普京本秋訪問白宮,為急於擺脫西方孤立的普京再送禮。分析指特朗普重施故技,圖以製造新話題掩蓋風波。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前天在Twitter宣佈,特朗普已指示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邀請普京訪問華盛頓,並指「有關討論正在進行」。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昨稱俄羅斯已準備商討新一次首腦會談。
特朗普同日在推文指他期望跟普京再會面,商討落實很多兩人已討論的議題,如反恐、以色列安全、核擴散、網絡攻擊、貿易、烏克蘭、中東和平和北韓等。他在接受CNBC頻道訪問中說:「跟普京和俄羅斯相處得來,是好事不是壞事。但話是這樣說,如果搞不好,我會成為他最可怕的敵人。」
普京13年前訪白宮
普京對上一次訪問白宮,已是13年前的事,一度代他出任總統的梅德韋杰夫,2010年亦曾到訪白宮,之後美俄關係因俄介入烏克蘭、敍利亞內戰和干預美大選等問題陷冰點,能訪美將令普京的大國元首地位重新得到確認。
特朗普周一在赫爾辛基峯會後的記者會,對於俄干預大選問題顯得「吃裏扒外」,附和普京而不信自己的情報和執法機構,受一致負評後連日改口拆彈。當日普京提出准許美檢察官來俄盤問被起訴干預大選的12人,但要求美國也准許俄檢察官盤問涉12名涉犯罪美國人,包括前駐俄大使麥克福爾和揭俄貪腐卻被指非法滙款的富商布勞德。特朗普當日稱這是「極佳建議」,但在參議院前天一致反對後,桑德斯表示特朗普「不同意」建議,希望俄讓那些被告「來美證實他們是有罪還是無辜」。
幕僚震驚:那將很有趣
特朗普再搞特普會,令部份幕僚高官也意外。消息公佈時正接受訪問的國家情報總監科茨,被問及此事時顯得不敢置信,要對方再說一次,深吸一口氣後說:「那將會很有趣。」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表示:「在我們知道赫爾辛基那兩小時會談究竟發生了甚麼之前,總統不應再跟普京有任何單對單互動。」共和黨參議員沙利文亦指他不會邀請普京訪美:「如果俄羅斯人想改善關係,去多幾次白宮也沒有用,他們應該停止入侵鄰國,停止干預我們的選舉。」不過很多今年中期選舉要爭取連任的共和黨議員,為怕影響選情而迴避公開批評特朗普。
民主黨策略員加林指,特朗普過去鬧風波後都會製造新話題轉移視線。特朗普專著作家奧拜恩認為:「發生了其他人都認為是災難的事,他反而要加碼,是因他真的不在乎。他一生都將自己隔絕於自己錯誤所引發衝擊。」共和黨民調師艾爾斯指,特朗普的支持者仍不離不棄,是因美國政治太兩極化,「自己人被自己不喜歡的人批評,人們都會維護他」。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前天在Twitter宣佈,特朗普已指示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邀請普京訪問華盛頓,並指「有關討論正在進行」。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昨稱俄羅斯已準備商討新一次首腦會談。
特朗普同日在推文指他期望跟普京再會面,商討落實很多兩人已討論的議題,如反恐、以色列安全、核擴散、網絡攻擊、貿易、烏克蘭、中東和平和北韓等。他在接受CNBC頻道訪問中說:「跟普京和俄羅斯相處得來,是好事不是壞事。但話是這樣說,如果搞不好,我會成為他最可怕的敵人。」
普京13年前訪白宮
普京對上一次訪問白宮,已是13年前的事,一度代他出任總統的梅德韋杰夫,2010年亦曾到訪白宮,之後美俄關係因俄介入烏克蘭、敍利亞內戰和干預美大選等問題陷冰點,能訪美將令普京的大國元首地位重新得到確認。
特朗普周一在赫爾辛基峯會後的記者會,對於俄干預大選問題顯得「吃裏扒外」,附和普京而不信自己的情報和執法機構,受一致負評後連日改口拆彈。當日普京提出准許美檢察官來俄盤問被起訴干預大選的12人,但要求美國也准許俄檢察官盤問涉12名涉犯罪美國人,包括前駐俄大使麥克福爾和揭俄貪腐卻被指非法滙款的富商布勞德。特朗普當日稱這是「極佳建議」,但在參議院前天一致反對後,桑德斯表示特朗普「不同意」建議,希望俄讓那些被告「來美證實他們是有罪還是無辜」。
幕僚震驚:那將很有趣
特朗普再搞特普會,令部份幕僚高官也意外。消息公佈時正接受訪問的國家情報總監科茨,被問及此事時顯得不敢置信,要對方再說一次,深吸一口氣後說:「那將會很有趣。」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表示:「在我們知道赫爾辛基那兩小時會談究竟發生了甚麼之前,總統不應再跟普京有任何單對單互動。」共和黨參議員沙利文亦指他不會邀請普京訪美:「如果俄羅斯人想改善關係,去多幾次白宮也沒有用,他們應該停止入侵鄰國,停止干預我們的選舉。」不過很多今年中期選舉要爭取連任的共和黨議員,為怕影響選情而迴避公開批評特朗普。
民主黨策略員加林指,特朗普過去鬧風波後都會製造新話題轉移視線。特朗普專著作家奧拜恩認為:「發生了其他人都認為是災難的事,他反而要加碼,是因他真的不在乎。他一生都將自己隔絕於自己錯誤所引發衝擊。」共和黨民調師艾爾斯指,特朗普的支持者仍不離不棄,是因美國政治太兩極化,「自己人被自己不喜歡的人批評,人們都會維護他」。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