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醜陋的中國人》衝擊石永泰30年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0日 12:35
2018年07月20日 1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小一已經400度近視的資深大狀石永泰,自小已經「書」得喜。童年時父母逢周末逛街,身為獨子的他就獨留書局,培養出閱讀興趣。柏楊筆下《醜陋的中國人》,翻閱30年後仍記憶猶新,慨嘆當時強國未崛起,但書中談及的窩裏鬥與髒吵亂的特質,至今仍適用,認為是時候痛定思痛。
《兒童樂園》與《良友之聲》可算其閱讀啟蒙,大一點開始看英文書,除《The Fifth Horseman》,對描寫英國管家感情的《The Remains of the Day》體會亦深,淡淡的英式哀愁教曉他甚麼是含蓄。
「越正義越鍾意窩裏鬥」
80年代初人人講香港前途,少不免談及中國,殖民治下這位聖若瑟番書仔想了解,「點解啲香港人要移民?啲人驚啲乜?哦,原來係驚共產黨,咁你會好想去了解」。先後翻過《圍城》、《赤地之戀》與《秧歌》,再由《尹縣長》了解文革悲劇故事。
印象最深還是成長期進入的柏楊世界。中四讀《中國人史綱》,大學再看《醜陋的中國人》,後者尤其帶來衝擊,「衝擊在平時好多唔係好覺、好多唔為意嘅嘢,串連起嚟,原來真係中國人特別多」,例如髒吵亂,石指當年外遊便發現,「又係喎,香港人講嘢都係大聲啲、嘈又嘈啲」。其他如欺上瞞下、互相八卦、打小報告及無主見等也有着不同層次的體會,但對窩裏鬥特別感受深,「中國人叻就叻,但逢親一班人一齊,就會內鬥」。
石永泰慨嘆就算窩裏鬥套用於今日香港亦適用,「無論乜嘢政治派系,尤其越正義嘅人,越鍾意窩裏鬥:大家都唔妥大家,大家都唔忿氣大家。呢樣嘢,一定要痛定思痛」。
■記者許偉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