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1883年下水的東斯科伊號,是一艘負責通商破壞作戰的裝甲巡洋艦,本來主要駐於歐洲地中海和波羅的海,1904年2月俄羅斯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為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而開戰,俄軍敗陣連連,在遠東的船艦被日軍打得七零八落,東斯科伊號所屬的波羅的海艦隊被調到日本近海加入戰團。
艦隊航行7個月後,在1905年5月抵達日本近海,於對馬海峽跟日本艦隊開戰,但僅僅兩日就被擊潰,而日軍只損失3艘水雷艇。這場海戰亦成為近代海戰史上少有的壓倒性勝利。在對馬海戰後,日方完全掌握制海權,雙方在9月達成和議,日本取得南滿洲控制權,同時鞏固了對朝鮮的統治。
學者質疑其「含金量」
東斯科伊號在對馬海戰中撤走時受襲,590名船員有60人陣亡、120人負傷,艦長列別杰夫下令在鬱陵島對出下錨及鑿沉船隻,船員俱成戰俘。坊間一直指該艦載着艦隊用於發薪及入港費的大量黃金,但不少學者質疑此說。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社會科學教授科列斯尼琴科指出,由單一艘軍艦運送大量黃金太危險,俄軍若需要運送資金到遠東,以鐵路送到海參崴是零風險的選擇。
英國廣播公司
艦隊航行7個月後,在1905年5月抵達日本近海,於對馬海峽跟日本艦隊開戰,但僅僅兩日就被擊潰,而日軍只損失3艘水雷艇。這場海戰亦成為近代海戰史上少有的壓倒性勝利。在對馬海戰後,日方完全掌握制海權,雙方在9月達成和議,日本取得南滿洲控制權,同時鞏固了對朝鮮的統治。
學者質疑其「含金量」
東斯科伊號在對馬海戰中撤走時受襲,590名船員有60人陣亡、120人負傷,艦長列別杰夫下令在鬱陵島對出下錨及鑿沉船隻,船員俱成戰俘。坊間一直指該艦載着艦隊用於發薪及入港費的大量黃金,但不少學者質疑此說。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社會科學教授科列斯尼琴科指出,由單一艘軍艦運送大量黃金太危險,俄軍若需要運送資金到遠東,以鐵路送到海參崴是零風險的選擇。
英國廣播公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