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在餐廳做兼職的黃女士,與任職倉務員的丈夫合共月入不超過兩萬元,為供女兒在北京讀大學,兩人平日節衣縮食。今年5月中,黃透過中銀自動櫃員機轉賬4萬元給女兒時,因入錯賬戶號碼,血汗錢分秒間便轉送別人,當場心急如焚。她其後向銀行及警方求助,但不得要領,銀行甚至說要收款人自願退款,否則無能為力;至《蘋果》上門找收款人查問,黃才成功取回失款,但已令她折騰兩月,談起事件時仍萬分自責,多番落淚。
記者:徐雲庭 金敏琍
黃女士的長女在北京讀大學,幼女將在本港升讀中六,黃坦言兩女學業開支不輕,但兩夫妻從不言苦努力儲錢,只望愛女可以安心讀書。
戶口號碼「16」變「61」
今年5月18日,黃女士將死慳死抵儲下的4萬元,在葵盛東邨的中國銀行自動櫃員機,準備轉賬到長女的中銀戶口,作為她在北京的學費及生活開支。但黃期間錯手㩒錯掣,「年紀開始大,有些少老花,輸入14位數字嘅戶口號碼嗰陣,有兩個數字調轉咗,16變成61,入錯咗戶口」。
其實確認轉賬前,自動櫃員機有顯示收款人姓氏與女兒不同(以*掩蓋大部份字母),但黃女士稱視力差,櫃員機屏幕又「矇矇地」,加上後面有人排隊,她心急猶豫間「手指就篤咗落去」。完成後她才驚悉轉賬到一對姓李男女的聯名戶口,於是拿着收據跑去中銀櫃位希望更正,惟職員說:「轉咗過去就係人哋嘅錢,要對方同意簽咗名,你先攞得返啲錢。」並着黃女士填表申請,令她不知所措。
黃女士怕延誤交學費令女兒無書讀,同日便往報警,但警方不受理,並指「係你自己㩒錯掣,你要去搵銀行幫你搞」。黃事後三度報警,警方均未有介入。中銀則向黃女士指,已聯絡收款賬戶的持有人李先生,但對方未有到分行簽名批准退款,故銀行愛莫能助,亦不能披露對方聯絡方法。
受事件折騰接近兩個月,黃女士每天寢食不安,想到自己一時大意,可能連累愛女無書讀,多次忍不住落淚痛哭。幸家人未有責怪,長女更反過來安慰母親:「唔好太擔心,多數香港人係有良心,唔係自己錢唔會攞。」
《蘋果》其後追查到收款人李氏的住址,上門道明來意望對方體諒退款,應門女住客說:「你要同李生直接傾,我唔方便同你講。」但當記者在大廈大堂等候李先生時,有人卻報警指記者滋擾。翌日,一直拒退款的李先生終於把4萬元退回黃女士戶口,令壓在她心頭兩個月的大石終能放下。
中銀回應記者查詢時稱,由於事件涉及私隱,故不便評論;又指透過中銀自動櫃員機轉賬時,顯示的收款人資訊與業界相若。金管局發言人指由2016至今年首6個月,共收到11宗有關透過自動櫃員機轉賬至錯誤戶口的投訴,所有完成處理的個案中,收款人均同意退還款項至出款戶口;又承諾局方會與銀行業界商討更妥善處理同類事件。
記者:徐雲庭 金敏琍
黃女士的長女在北京讀大學,幼女將在本港升讀中六,黃坦言兩女學業開支不輕,但兩夫妻從不言苦努力儲錢,只望愛女可以安心讀書。
戶口號碼「16」變「61」
今年5月18日,黃女士將死慳死抵儲下的4萬元,在葵盛東邨的中國銀行自動櫃員機,準備轉賬到長女的中銀戶口,作為她在北京的學費及生活開支。但黃期間錯手㩒錯掣,「年紀開始大,有些少老花,輸入14位數字嘅戶口號碼嗰陣,有兩個數字調轉咗,16變成61,入錯咗戶口」。
其實確認轉賬前,自動櫃員機有顯示收款人姓氏與女兒不同(以*掩蓋大部份字母),但黃女士稱視力差,櫃員機屏幕又「矇矇地」,加上後面有人排隊,她心急猶豫間「手指就篤咗落去」。完成後她才驚悉轉賬到一對姓李男女的聯名戶口,於是拿着收據跑去中銀櫃位希望更正,惟職員說:「轉咗過去就係人哋嘅錢,要對方同意簽咗名,你先攞得返啲錢。」並着黃女士填表申請,令她不知所措。
黃女士怕延誤交學費令女兒無書讀,同日便往報警,但警方不受理,並指「係你自己㩒錯掣,你要去搵銀行幫你搞」。黃事後三度報警,警方均未有介入。中銀則向黃女士指,已聯絡收款賬戶的持有人李先生,但對方未有到分行簽名批准退款,故銀行愛莫能助,亦不能披露對方聯絡方法。
受事件折騰接近兩個月,黃女士每天寢食不安,想到自己一時大意,可能連累愛女無書讀,多次忍不住落淚痛哭。幸家人未有責怪,長女更反過來安慰母親:「唔好太擔心,多數香港人係有良心,唔係自己錢唔會攞。」
《蘋果》其後追查到收款人李氏的住址,上門道明來意望對方體諒退款,應門女住客說:「你要同李生直接傾,我唔方便同你講。」但當記者在大廈大堂等候李先生時,有人卻報警指記者滋擾。翌日,一直拒退款的李先生終於把4萬元退回黃女士戶口,令壓在她心頭兩個月的大石終能放下。
中銀回應記者查詢時稱,由於事件涉及私隱,故不便評論;又指透過中銀自動櫃員機轉賬時,顯示的收款人資訊與業界相若。金管局發言人指由2016至今年首6個月,共收到11宗有關透過自動櫃員機轉賬至錯誤戶口的投訴,所有完成處理的個案中,收款人均同意退還款項至出款戶口;又承諾局方會與銀行業界商討更妥善處理同類事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