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逃學小威龍變失蹤人口去年3,116宗個案 逾九成尋回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16日 10:36
2018年07月16日 10:3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警方去年共接獲3,100多宗人口失蹤個案,失蹤人口調查組需在茫茫人海找回失蹤者。失蹤個案包括因「唔想返學」而私下出走的跨境學童,亦有女士報警聲稱與同居男友失去聯絡,警方致電卻成功接通,才得知男方曾離港外遊。警方強調,市民只要認為有需要,應盡快報案,讓警方及早介入調查,坊間「失蹤48小時後才可報警」之說並非真確。
記者:羅繼盛
警方今年首半年共錄得1,611宗失蹤人士報案,去年全年則錄得3,116宗。截至今年6月30日,除有173宗共176名失蹤者案件仍在調查,其餘均成功尋回失蹤人士,或已確定失蹤者安全且無可疑。
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警員朱志光指,當市民向警方報稱有人失蹤後,警方會按個案性質初步分類,較危急的會優先調查,如小童、有自殺傾向者等。失蹤人口調查組會向報案人、失蹤者親友搜集資料,包括失蹤者的朋友網絡、使用社交媒體喜好等,亦會到失蹤者住所了解生活習慣,並翻查附近閉路電視,試圖追查失蹤者行蹤。
毋須等48小時可報案
至於其餘的普通個案,警方亦會調查。他們曾接到學校報稱有跨境學童失蹤,但學童媽媽強調已目送過關,最終發現學童僅因不想返學,過關後自行回家或到公園玩,虛驚一場。部份個案則是失蹤者私下離境,但未有通知親友。曾有女子報稱未能聯絡同居男友,要求警方協助尋人。但調查員致電男方卻「一打就通」,「失蹤」男友則稱剛剛過關返港。更有失蹤者私下飛往日本、歐美等地旅行,但家人完全不知情。若當事人患有情緒病,調查組會透過警方聯絡事務科,聯絡當地警察尋回失蹤者。
不少電影情節提及,若有人無故失蹤,往往要等48小時方可報警,朱志光坦言加入調查組後方知並非事實。他強調市民只要認為有需要,就應盡快報案,「好似長者去咗山頭,仲等48小時就可能已經有危險,更要及早報案」。
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高級督察楊少芳指,有失蹤者家長亦以為警員可以「經濟封鎖」凍結失蹤子女的戶口,「等佢冇錢用、冇得上網,就自然返嚟屋企」。楊笑言警方不會用此方法,但明白市民或不了解警方權限,惟有盡量解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