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隨着社會人口老化,警方接獲不少長者走失個案。去年有914宗失蹤人口個案為60歲或以上,今年上半年錄得488宗,平均佔個案總數約三成。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警員朱志光指,曾有老人癡呆症患者離家大半天不知所終,幸家人早為他準備具定位功能的電子手錶,未幾已鎖定屯門山頭位置。警方隨即調動PTU和快速應變部隊人員,凌晨2時在山邊尋回失蹤老翁。
家人宜為長者配備定位器
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高級督察楊少芳指,電子手帶、智能電話的定位功能有助收窄搜索範圍,盡快尋回失蹤者,惟有配備相關設備的失蹤人士仍屬少數。她建議市民可按需要和長者喜好,考慮配備定位裝置。
現時大部份個案仍需依靠警方調查方可尋回失蹤者,當中以獨居或居於院舍的失蹤者個案最難處理。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警員黃潔瑩解釋,尋找這類失蹤者只能透過其院友等透露蛛絲馬迹,「好似失蹤者用開某種枴杖,或者衣着對某品牌有喜好,都可以成為尋人特徵」。她曾在院舍內看到失蹤者留下的馬經,終在院舍附近的投注站尋回失蹤者。
朱志光指,有時更要向其他部門查詢,例如有否申請綜援、入住民政事務總署禦寒或避暑中心。他就試過從禦寒中心的入住紀錄,在附近公園尋回失蹤逾一個月的伯伯。他又指警方有時會透過傳媒呼籲留意失蹤人士,有關相片、資料亦載於警隊網頁,「希望市民留意,有時返工無嘢做,看看網頁,可幫手留意一下。」
■記者羅繼盛
家人宜為長者配備定位器
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高級督察楊少芳指,電子手帶、智能電話的定位功能有助收窄搜索範圍,盡快尋回失蹤者,惟有配備相關設備的失蹤人士仍屬少數。她建議市民可按需要和長者喜好,考慮配備定位裝置。
現時大部份個案仍需依靠警方調查方可尋回失蹤者,當中以獨居或居於院舍的失蹤者個案最難處理。新界北失蹤人口調查組警員黃潔瑩解釋,尋找這類失蹤者只能透過其院友等透露蛛絲馬迹,「好似失蹤者用開某種枴杖,或者衣着對某品牌有喜好,都可以成為尋人特徵」。她曾在院舍內看到失蹤者留下的馬經,終在院舍附近的投注站尋回失蹤者。
朱志光指,有時更要向其他部門查詢,例如有否申請綜援、入住民政事務總署禦寒或避暑中心。他就試過從禦寒中心的入住紀錄,在附近公園尋回失蹤逾一個月的伯伯。他又指警方有時會透過傳媒呼籲留意失蹤人士,有關相片、資料亦載於警隊網頁,「希望市民留意,有時返工無嘢做,看看網頁,可幫手留意一下。」
■記者羅繼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