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納入港股通 中證監封殺小米港交所:未有共識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15日 18:35
2018年07月15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中證監全面封殺小米(1810)!繼以「84問」迫使小米煞停發行中國預託證券(CDR)後,滬、深交易所昨以「內地投資者不熟識」為由,暫不會讓同股不同權股票、外國公司股票及合訂證券納入港股通範圍,換言之「北水」未能參與小米買賣。分析預計,小米周一勢沽壓沉重,股價或跌逾一成。
記者:陳雪蕾
本報就此向港交所(388)查詢,港交所於昨晚10時對中證監「落閘」作出回應,措詞罕有強硬,稱昨午才知悉內地決定,事前雙方只在「不把外國公司股票及合訂證券納入港股通」達成共識,未有包括「同股不同權企業」。
貴為本港首隻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小米,獲本港連番厚待,更破歷史紀錄獲恒指公司極速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本月23日起生效。由於目前該指數成份股均自動成為港股通合資格股份,市場原本憧憬小米只要獲中證監拍板,即可加入港股通名單,獲「北水」炒起。可惜,現只剩「一盤冷水」。
專家:明開市或跌一成
滬、深交易所昨日公佈,自周一(16日)起,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中,屬於同股不同權股票、外國公司股票及合訂證券,暫不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其他股票調整則正常進行。
今年5月恒指公司宣佈,新增上述3類股票進入恒生綜合指數選股範疇,並於第三季度起實施。滬、深交易所指,關注該指數編制方法的重大變化,就此向內地券商及投資者諮詢,發現多數投資者對同股不同權的複雜度、風險缺乏了解,相關投資者教育也尚未準備,認為應待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本港有一定數量和市場運行基礎後,再考慮讓內地投資者參與。滬、深交易所特別提到,反映香港市場走勢的恒生指數未獲納入恒指及H指之選股範圍。
小米進入A股市場已非首次被留難,上市前申請發行CDR,被中證監就盈利模式、財務狀況等提出84條疑問,最後小米宣佈撤回申請,且再沒有發行CDR的具體時間表。當時已有傳言指,小米雷軍和中證監在小米定價上角力。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預計,小米股價上周因被納入多項指數,加上憧憬獲「北水」炒起而大升,預計小米周一沽壓沉重,跌幅難以預計,回吐一成不感意外,估計中證監短期內都不會放行小米。
除了小米遭殃,中證監亦令港交所冀藉港股通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上市的算盤打不響。按恒指的外國公司定義,保誠(2378)、俄侶(486)等均被中證監拒諸門外。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內地「落閘」難免影響外國公司來港上市的意欲,但相信除了「北水」,本港市場仍有其他吸引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