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曾幾何時,港交所(388)稱中港是「兄弟關係」,雙方基於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合作,但小米(1810)被中證監拒絕納入港股通後,港交所回應指昨午才知悉內地決定,事前雙方只在「不把外國公司股票及合訂證券納入港股通」達成共識,未有包括「同股不同權企業」。港交所希望內地能早日確認同股不同權企業納入港股通的時間表,將續與內地監管機構及交易所保持緊密溝通。
港交所指,機制確允許交易所在特殊情況下剔除一些股票,但同股不同權在港上市門檻高,而且互聯互通機制能夠在風險可控、監管互助的框架下,讓內地投資者分享新經濟企業的發展紅利,故應盡快滿足更多這類公司到兩地資本市場融資的新需求。
港交所提到,過去25年中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不過,近期中證監與港交所的溝通似乎出現問題,由發行CDR,到今次同股不同權未能納入港股通,雙方分歧明顯。有市場人士認為,反映內地與本港競爭加劇。
港交所指,機制確允許交易所在特殊情況下剔除一些股票,但同股不同權在港上市門檻高,而且互聯互通機制能夠在風險可控、監管互助的框架下,讓內地投資者分享新經濟企業的發展紅利,故應盡快滿足更多這類公司到兩地資本市場融資的新需求。
港交所提到,過去25年中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不過,近期中證監與港交所的溝通似乎出現問題,由發行CDR,到今次同股不同權未能納入港股通,雙方分歧明顯。有市場人士認為,反映內地與本港競爭加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