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曉波曾轟人質外交殘忍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11日 13:33
2018年07月11日 13:33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劉曉波遺孀劉霞終於離開中國,外界形容劉霞是被北京當成外交上的政治籌碼,才能順利離開!查實劉曉波在世時,曾撰寫一篇有關中共人質外交的文章,當中提及中共對西方的外交政策是金錢外交及人質交易並用。他批評:「這樣的人質外交既殘忍又下流,永遠是放一個、抓更多,大陸的監獄中永遠不缺與美國作交易的政治人質!」
指政策始於六四
劉曉波2006年任中國獨立作家筆會(後改名為獨立中文筆會)會長期間,曾在家中撰寫〈中共人質外交遊戲何時了?〉,文中闡述中國當時慣常的外交手段,文中指時任美國《紐約時報》駐京研究助理趙岩被指洩露江澤民辭任中央軍委主席而被捕,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2006年訪美前夕,檢察院突然撤銷對趙岩的指控。劉在文章提到,「趙岩案的結果是人質外交的又一次出牌,中共為營造黨魁訪美的良好氣氛而慣用的外交手段之一」。
他在文章又指:「六四後,中共對西方的外交是金錢加人質,金錢外交能夠奏效的,人質外交就免了,而光用金錢不管用的,才會附加人質交易。」
劉曉波表示,中共的人質外交政策始於六四,當時為降低六四後的巨大國際壓力,無奈下偶然行為,但後來中共從中嚐到甜頭,於是逐漸將人質交易當成黨權外交的組成部份,「捉放遊戲也玩得日趨嫻熟和精巧」。
文章提到中共表裏不一:「現在的中共在本質上仍然是反人權的獨裁政權,但在大勢所趨和民心所向的壓力下,也不得不裝出一副『偽善』的臉來。中共寡頭們越來越具有平易近人的外表和溫文爾雅的笑容……甚至還會承認中國的人權現狀多有必須改善之處。」
劉曉波認為,中共玩弄人質外交,令國內的民間維權有一定迴旋空間。而中國人權事業的成敗,國際形勢和西方大國的政治壓力固然重要,但在根本還在於中國人自己的作為。
■記者廖智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