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容控訴醫療制度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10日 18:22
2018年07月10日 18:22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拆局】記者上周六在深圳觀看《我不是藥神》,買票時發現場場幾乎爆滿,最後只能買到第一排座位。電影前半部以搞笑為主,全院不斷哄堂大笑,但後半部隨着劇情深入,四周不斷傳來啜泣之聲,全場觀眾非常投入。該片在內地口碑極佳,目前在電影評分網站豆瓣獲9分,為《無間道》以後分數最高的華語片。
公安被刻畫成冷酷無情
《我不是藥神》的拍攝手法大膽,主角原本只是一個賣印度神油的唯利是圖小商人,但隨着身邊人不斷去世,在公安追捕下,不惜散盡家財也要買平價印度藥挽救白血病患者,終成為藥神。這種編排方式類似《舒特拉的名單》,而公安則被刻畫成冷酷無情,為維護西方藥企利益,不惜扼殺貧苦病患的生機。
另外,該片實際在控訴內地醫療制度;片中賣平價藥團隊更有內地電影極罕見的牧師,當中有大量宗教場面,作為主角最後心理轉變的鋪陳。按內地電影審批原則,醜化公安、揭醫療黑幕、宣揚西方宗教均是禁區,《我不是藥神》竟能連踩三大紅線而能獲准上映,被業界稱為是真正的神蹟。
對比電影中的時間,內地醫療體制已大有改善,但大量特效藥仍未進入政府補貼的醫保範圍。預計當局必須有足夠的自信,確保之後有大批的新藥和特效藥能進入醫保,才能夠膽讓《我不是藥神》這類渲染力極強的電影上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