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護情:向錢看?向前看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09日 06:35
2018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又見到護士學校正在招生。時光荏苒,想到這數年來的經歷,既是勇氣的證明,又感幸運。也許,年輕便是憑藉一點的衝勁,回首看來,一片澄明。四年前高中畢業,和大多數高考生一樣,感到前路茫茫。仍未進入護士學校修讀前,輾轉做過不少兼職,私人補習、廚房助理、派傳單、接線生,友人都問我為何總要把時間擠得密密麻麻,覺得我無必要對自己這麼苛刻。其實當時的我,只是想為自己爭取一份穩定的收入。為此,報讀了護士學校,想不到為我帶來更多的得着,畢生受用。
在香港做護士,給公眾的感覺除了繁重工作外,或許也是「高薪鐵飯碗」。剛進護校時,對護理一竅不通,只知道護士就是在病房裏照顧病人,幫助他們痊癒。兩年間護校的春風化雨,讓我明白到除了基本護理技巧外,護士的工作是一套以病人為本的思考模式,而溝通技巧、基層醫療概念,到專科護理、倫理教育,都能在課堂和實習中一一體驗,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
護士不單是一門擁有護理專業的工作,更是一份理念、一份為傷病者付出的理念;我確信,一份能服務他人的工作、一份能貢獻社會的專業、一份能切實把所學發揮的臨床護理,可不是云云數句「鐵飯碗」般簡單。記得當日在病房中那位伯伯跟我由衷說的一聲「謝謝」,足以令我在這份工作找到難以磨滅的成功感。這份成功感正正是一名學護毋忘初心的動力。就算再讓我選擇一次前程,相信我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當一名護士。我深信「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護士學校修讀,更令我珍惜一切在成為護士旅途上的機會。不論往後的日子如何,都會憑着當學護時的拼勁,為病人盡心盡力。
修讀護士,讓我有不一樣的成長。
逢周一刊出
撰文:明愛醫院護士學校二年級生蔡嘉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