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莫斯科蝸居盛惠78萬戰鬥民族上樓難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09日 12:01
2018年07月09日 12:0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確膚寧呈獻-戰地直擊》
【2018世界盃】記者禤家民、洪量丰俄羅斯直擊
【蘋果日報】香港樓價高企,所謂安居樂業,有人花盡一生努力,也未必能夠「安居」。俄羅斯乃全球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對俄人而言,買樓似乎比香港人容易,惟在首都莫斯科,市民為了小小的蝸居,還是要花很大的努力。
記者:禤家民
在莫斯科任職導遊的Natasha,兩年前在鄰近市中心的Dubininskaya Street購入面積44.8平方米(約482平方呎)的住宅,單位一房一廳,她與丈夫和女兒一家三口同住,Natasha把客廳當成主人房,另一房間則讓女兒使用。為節省空間,兩間房都放設梳化床,睡覺時才把梳化拉出。該棟住宅為前蘇聯時期產物,於70年代興建,單位內有裝修翻新,惟升降機和樓梯等都相當殘舊。當時Natasha以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購入,當中5萬美元為貸款。
Natasha七年前才遷至莫斯科生活,之前她在鄰近烏克蘭的小鎮新切爾卡斯克(Novocherkassk)任大學教師,但自小就希望成為繙譯員和導遊的她,為達成這個夢想及有較好薪金,離開了她在新切爾卡斯克已購入的住宅,來到莫斯科,她說:「初來到莫斯科,我是與朋友一起租屋的,並把新切爾卡斯克的單位出租。後來我朋友遷出,我的女兒又來到莫斯科,每月租金也要1,000美元,我就開始想,既然都要付上差不多的金錢,為何不在莫斯科購入一個單位呢?」
結果,她向銀行貸款5萬美元,再出售舊居,加上積蓄,兩年前購入現時的單位,她說:「現在我每個月仍要向銀行還款,與之前的租金差不多,但現在付的錢,其實還是屬於自己的。」因為Natasha屬自僱人士,她貸款利息較高,為14.5%,每月最低還款額為300美元,分15年償還,但Natasha有較多流動現金時會選擇償還更多款項,她說:「因為冬季導遊工作較少,所以我夏季會還得較多,預料前後七年就可供完。」
俄人年薪少港人逾半
小時候,Natasha曾與兄弟共用一房間,從小就渴望有自己的房間,故現為人母後,亦希望女兒有自己的房間,她說:「我想她能有私人空間之餘,亦能更獨立。」Natasha指現時不少俄羅斯年輕人就算畢業後,甚至是結婚後,仍會與父母同住,情況有如香港,她認為:「年輕人都不太願意花錢在房屋,他們更多把錢花在娛樂、旅行等。」
莫斯科地大,若居於郊區,前往市區車程要兩小時以上,為方便工作,Natasha才選擇較近市區的地方。她表示:「莫斯科公共交通不錯,居於市中心附近,不用駕駛也方便。」然而,她亦需要約一小時車程才能到達市區。現時她居住的單位尚未供完,但她已有目標,就是購入一間夢寐以求,有兩層高的度假屋,她說:「我女兒即將考大學,她成績一向不俗,希望能夠免費讀大學。若她不幸失手,那我當然要負責她的學費,那我的夢想就稍為推遲吧!」
香港人為安居,花一生努力。莫斯科樓價雖比香港低得多,但當地平均年薪僅約2.3萬美元(約18萬港元),比香港少逾一半。樓價問題不只在香港獨有,惟俄羅斯人仍可選擇到人口稀少的小鎮,過簡單鄉土生活。我們生於香港,面對高昂樓價,只有無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