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把扶貧當成重要政績工程,拋出「精準脫貧」政策方針,爭取2020年農村全面脫貧,作為中共建黨100周年的賀禮。不過,精準脫貧卻變成荒誕脫貧,官媒大肆宣傳「扶貧幫搵老婆」成功個案,專家提倡「扶貧送老婆是拔窮根」,3萬網友近日發動輿論反擊,炮轟當局為社會穩定公然歧視女性;將女性當扶貧物資「送」出去,讓人憤怒不齒。
「有趣嗎?」內地微博博主@李千重近日公開一張男子演講展示投影片的照片,內容為專家點評「扶貧『送』老婆,對光棍漢來講也能算得上是精準扶貧了」。一石激起千尺浪,此帖據報到上周五下午5時已被轉發3萬次,留言7,036條;網友接力起底,懷疑投影片內容出自南海網於去年4月18日登載的評論文章《扶貧「送」老婆,也是拔窮根》,作者是胡海軍。
忽視貧窮農村婦女
內地性別平等倡導公益組織「新媒體女性」介入,起底有關新聞是早前廣西《桂林日報》題為〈扶貧幹部給他送來了老婆〉報道,該文詳述廣西桂林山區農村年逾50的窮漢周應雄,在扶貧幹部穿針引線下,和桂林市郊婦女黃冬梅結成夫婦,周由此成功走上脫貧之路。「扶貧送老婆」之說由此熱爆內地媒體。
「新媒體女性」批評,一個「送」字將婦女作為扶貧物資一般看待;炮轟《桂林日報》的報道和《南海網》胡海軍的評論採用男性本位角度,性別意識薄弱,讓人憤怒和不齒;指摘內媒忽視農村婦女貧窮問題,指中國現時有2,485萬名農村貧困婦女,佔全國貧困總人口46.5%:「農村貧困男性的結婚之難,並非靠臆想中的『送』就能解決,我們更應該問,為甚麼農村沒有女性、留不住女性?」
各地省區紛紛響應
「扶貧送老婆」倡議不僅是地方媒體熱話,全國婦聯主辦的《中國婦女報》亦發表湖北武漢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尹旦萍、題為〈精準「瞄靶」婚姻扶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評論,稱「脫貧先脫單,婚姻貧困不解決,精準脫貧、鞏固脫貧成果都只是一句空話。婚姻扶貧是基於貧困農村的現實需要提出的新要求,是精準扶貧的新內涵和新視角」。
「扶貧送老婆」在個別省區早已成為當局公開倡導的扶貧措施。海南婦聯前年12月嚮應省委副書記李軍的號召,已為省內五個貧困縣相親活動,為農村光棍「送老婆」。本報記者昨試圖登入《扶貧「送」老婆,也是拔窮根》的文章,發現文章已被刪除;而李千重微博也未能找到觸發今次網上輿論風暴的帖文。
《蘋果》記者/微博
「有趣嗎?」內地微博博主@李千重近日公開一張男子演講展示投影片的照片,內容為專家點評「扶貧『送』老婆,對光棍漢來講也能算得上是精準扶貧了」。一石激起千尺浪,此帖據報到上周五下午5時已被轉發3萬次,留言7,036條;網友接力起底,懷疑投影片內容出自南海網於去年4月18日登載的評論文章《扶貧「送」老婆,也是拔窮根》,作者是胡海軍。
忽視貧窮農村婦女
內地性別平等倡導公益組織「新媒體女性」介入,起底有關新聞是早前廣西《桂林日報》題為〈扶貧幹部給他送來了老婆〉報道,該文詳述廣西桂林山區農村年逾50的窮漢周應雄,在扶貧幹部穿針引線下,和桂林市郊婦女黃冬梅結成夫婦,周由此成功走上脫貧之路。「扶貧送老婆」之說由此熱爆內地媒體。
「新媒體女性」批評,一個「送」字將婦女作為扶貧物資一般看待;炮轟《桂林日報》的報道和《南海網》胡海軍的評論採用男性本位角度,性別意識薄弱,讓人憤怒和不齒;指摘內媒忽視農村婦女貧窮問題,指中國現時有2,485萬名農村貧困婦女,佔全國貧困總人口46.5%:「農村貧困男性的結婚之難,並非靠臆想中的『送』就能解決,我們更應該問,為甚麼農村沒有女性、留不住女性?」
各地省區紛紛響應
「扶貧送老婆」倡議不僅是地方媒體熱話,全國婦聯主辦的《中國婦女報》亦發表湖北武漢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尹旦萍、題為〈精準「瞄靶」婚姻扶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評論,稱「脫貧先脫單,婚姻貧困不解決,精準脫貧、鞏固脫貧成果都只是一句空話。婚姻扶貧是基於貧困農村的現實需要提出的新要求,是精準扶貧的新內涵和新視角」。
「扶貧送老婆」在個別省區早已成為當局公開倡導的扶貧措施。海南婦聯前年12月嚮應省委副書記李軍的號召,已為省內五個貧困縣相親活動,為農村光棍「送老婆」。本報記者昨試圖登入《扶貧「送」老婆,也是拔窮根》的文章,發現文章已被刪除;而李千重微博也未能找到觸發今次網上輿論風暴的帖文。
《蘋果》記者/微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