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投資黃金騙案肆虐香港多年,當中以倫敦金最普遍,根據警方最新數字,今年1月至5月共接獲3宗倫敦金騙案,涉款5,900萬元。
警方發言人稱,騙徒會透過隨機致電手法向受害人假稱訪問,或以舉辦投資講座或貴金屬投資問卷調查獲取受害人聯絡資料。騙徒持續密集推銷,吸引和游說受害人投資貴金屬買賣。其後騙徒要求受害人開設和存款入投資賬戶,並簽署文件授權第三者代為進行投資買賣。代理人頻密交易並收取高昂佣金及過夜利息,受害人因投資虧蝕和佣金支出而損失全部資本。
騙徒還會不斷改變犯案手法,以不同的黃金投資產品作掩飾,例如人民幣公斤條合約、紙黃金、金條或實金、九九金合約、港元公斤條合約、倫敦金等,引誘受害人投資。
翻查資料,2013年起首次揭發有騙徒以美人計透過WeChat交友功能尋找獵物。前年先後有19名台灣男子中招,被游說向本港一間公司投資原油及倫敦金等,被騙走逾3,000萬港元,今年3月其中4名受害人來港報案,並到金管局請願。
■記者郭美華
警方發言人稱,騙徒會透過隨機致電手法向受害人假稱訪問,或以舉辦投資講座或貴金屬投資問卷調查獲取受害人聯絡資料。騙徒持續密集推銷,吸引和游說受害人投資貴金屬買賣。其後騙徒要求受害人開設和存款入投資賬戶,並簽署文件授權第三者代為進行投資買賣。代理人頻密交易並收取高昂佣金及過夜利息,受害人因投資虧蝕和佣金支出而損失全部資本。
騙徒還會不斷改變犯案手法,以不同的黃金投資產品作掩飾,例如人民幣公斤條合約、紙黃金、金條或實金、九九金合約、港元公斤條合約、倫敦金等,引誘受害人投資。
翻查資料,2013年起首次揭發有騙徒以美人計透過WeChat交友功能尋找獵物。前年先後有19名台灣男子中招,被游說向本港一間公司投資原油及倫敦金等,被騙走逾3,000萬港元,今年3月其中4名受害人來港報案,並到金管局請願。
■記者郭美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