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洲的衝突頻仍,而就在此時路透社傳出中國欲拉攏歐洲,在今個月中的中歐峯會後發表共同聲明譴責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但遭到歐洲拒絕。美歐之間雖然在特朗普上台後,持續於貿易、北約軍費以及地緣政治等各方面出現嚴重分歧,但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隔閡其實更深。不要說能夠聯歐抗美,只要歐洲在貿易戰中不向美國傾斜,對中國來說已屬幸事。
撰文:李在名
歐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著馬歇爾重建計劃以及東西方冷戰而形成了長期的堅實盟友關係。就經濟依存度來說,歐美之間在2017年的雙邊貿易額約為7,400億美元,歐中之間的貿易額約為6,700億美元,而美中之間的貿易額約是6,300億美元,換言之歐洲以及美國仍然是對方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次之。更重要的是歐洲與美國一樣,對中國的貿易存在逾千億美元計的赤字,即是說如果歐美要削減貿易赤字,聯手對付中國比互相搏鬥更為有效。
此外,歐洲與美國有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觀乎美國國內的反應,在美國國會幾乎以全票通過要求繼續制裁中國中興的同時,無論是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瑞安﹔又或是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皆眾口一詞要求特朗普撤銷對歐洲的關稅行動,對於特朗普來說,對付歐洲是逆民意而為,對付中國卻是「徇眾要求」。當普遍美國人仍未討厭歐洲的時候,歐洲斷斷不會為了抗擊特朗普一個人而貿然與中國走在一起,因為這只會惹起全美的公憤,恐怕得不償失。在這種環境下,中國想拉攏歐洲共同對抗特朗普,可以說是有點「大想頭」。
應該令中國擔憂的反而是,歐洲會否為了討好特朗普而改變親自由貿易的立場。早在上個月的G7峯會當中,據報英國首相文翠珊已經就成員國之間鋼鋁關稅爭議,提出各國應該聯手要求中國遏抑過剩產能。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即將在今個月底訪美,歐洲傳媒也已放風,歐洲或會以降低美國汽車入口關稅作為條件,換取特朗普放棄向歐盟的進口汽車開?25%的關稅。如果歐美真的偃旗息鼓,甚或聯手向中國施壓,這才是中國的最大夢魘。大家不要忘記,遠在今趟貿易戰之前,歐洲多年來對中國貿易的指控,當中包括市場不夠開放、企業不公平競爭以及保護知識產權不力等等,與特朗普的講法可以說是毫無二致。
在2017年中國出口了27.8萬億人民幣的貨品,按地區計,美國佔19%﹔歐盟佔16.4%﹔東盟加日韓印佔27.8%,如果中國與美國單打獨鬥,對中國的出口貨值最差影響為19%(但歸零風險應該微乎其微),只要中國對歐盟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出口有所增長,那麼就能相應抵銷一部分的負面影響。但一旦歐美站在同一立場,超過3成半的出口貨值受影響,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雖然就當下形勢判斷,歐洲選擇靠邊站的機會率仍然較高,但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歐以及月中的中歐峯會,北京政府拉攏歐盟共抗美國應是後話,如果中國能夠保證歐盟不站在美國的一方,共同在貿易上向中國施壓,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果。
撰文:李在名
歐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著馬歇爾重建計劃以及東西方冷戰而形成了長期的堅實盟友關係。就經濟依存度來說,歐美之間在2017年的雙邊貿易額約為7,400億美元,歐中之間的貿易額約為6,700億美元,而美中之間的貿易額約是6,300億美元,換言之歐洲以及美國仍然是對方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次之。更重要的是歐洲與美國一樣,對中國的貿易存在逾千億美元計的赤字,即是說如果歐美要削減貿易赤字,聯手對付中國比互相搏鬥更為有效。
此外,歐洲與美國有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觀乎美國國內的反應,在美國國會幾乎以全票通過要求繼續制裁中國中興的同時,無論是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瑞安﹔又或是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皆眾口一詞要求特朗普撤銷對歐洲的關稅行動,對於特朗普來說,對付歐洲是逆民意而為,對付中國卻是「徇眾要求」。當普遍美國人仍未討厭歐洲的時候,歐洲斷斷不會為了抗擊特朗普一個人而貿然與中國走在一起,因為這只會惹起全美的公憤,恐怕得不償失。在這種環境下,中國想拉攏歐洲共同對抗特朗普,可以說是有點「大想頭」。
應該令中國擔憂的反而是,歐洲會否為了討好特朗普而改變親自由貿易的立場。早在上個月的G7峯會當中,據報英國首相文翠珊已經就成員國之間鋼鋁關稅爭議,提出各國應該聯手要求中國遏抑過剩產能。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即將在今個月底訪美,歐洲傳媒也已放風,歐洲或會以降低美國汽車入口關稅作為條件,換取特朗普放棄向歐盟的進口汽車開?25%的關稅。如果歐美真的偃旗息鼓,甚或聯手向中國施壓,這才是中國的最大夢魘。大家不要忘記,遠在今趟貿易戰之前,歐洲多年來對中國貿易的指控,當中包括市場不夠開放、企業不公平競爭以及保護知識產權不力等等,與特朗普的講法可以說是毫無二致。
在2017年中國出口了27.8萬億人民幣的貨品,按地區計,美國佔19%﹔歐盟佔16.4%﹔東盟加日韓印佔27.8%,如果中國與美國單打獨鬥,對中國的出口貨值最差影響為19%(但歸零風險應該微乎其微),只要中國對歐盟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出口有所增長,那麼就能相應抵銷一部分的負面影響。但一旦歐美站在同一立場,超過3成半的出口貨值受影響,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雖然就當下形勢判斷,歐洲選擇靠邊站的機會率仍然較高,但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歐以及月中的中歐峯會,北京政府拉攏歐盟共抗美國應是後話,如果中國能夠保證歐盟不站在美國的一方,共同在貿易上向中國施壓,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