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最近在新英倫醫學雜誌刊登的報告,闡述管腔型乳癌的病人,用21基因檢測,得出復發指數在11至25之間的群組,用隨機分組方式,在手術後的輔助藥物治療,一組單純用荷爾蒙治療,另一組就化療兼荷爾蒙治療,九年追蹤,發現存活率相若,結論是在這復發指數中的病人,將來可以不用化療。
還記得十多年前,臨床研究證實化療可以降低死亡率,所以醫學界建議,所有乳癌腫瘤直徑超過一厘米,都應接受化療。回想起來,在過去這些年,我們對這類病人,是「過度治療」了!
這個化療的例子,正好說明「過度治療」,是基於我們對疾病的認識有限,隨着我們對乳癌的生物特性的認知,及醫學發展出現新的21基因檢測,我們便能更好掌握乳癌的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若十多年前,醫學界提出廣泛採用化療,而有人批評推動者是藥廠想多賺錢所致,那便放棄了化療帶來提升存活率的好處。
回看乳癌治療的歷史,一個世紀以前,乳癌根治性全切除手術,是當時救了不少性命的做法。但醫學發現,即使全乳房,包括大、小胸肌,腋窩淋巴及胸骨後淋巴都割掉,乳癌細胞可以轉移到內臟如肺、肝、骨,存活率只有兩成。到六十年代有電療、荷爾蒙及化療的出現,才知道手術只切除乳房及腋下淋巴,配合輔助藥物及電療,存活率有所提升。那乳癌根治性全切除便是「過度治療」了,現代醫學已經不再採用。
到了八十年代,隨着乳房低電量X光的出現,乳癌的發現不再是大量的第三、四期,而是第一、二期,治療方案亦有新的研究,局部乳房切除配合電療,效果等同於全切除,這些研究改變了世界,婦女不再因為患乳癌,而被旁人指點,估算她沒有了女性的性徵。那麼,我們在這之前,全乳切除手術又是「過度治療」了!
臨床醫學,是隨着科學的新研發而進步的,亦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一環。醫療發展,是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再向「精準醫療」邁進。「過度治療」這個名詞,是一個批判性的字眼,只是在旁指指點點,不但沒有分析新技術帶來的好與壞,空洞的批評,反而有「叫你們收檔」的意味,這是無助醫療發展的。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http://www.hkbcf.org
電郵:pollycheung@hkbcf.org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還記得十多年前,臨床研究證實化療可以降低死亡率,所以醫學界建議,所有乳癌腫瘤直徑超過一厘米,都應接受化療。回想起來,在過去這些年,我們對這類病人,是「過度治療」了!
這個化療的例子,正好說明「過度治療」,是基於我們對疾病的認識有限,隨着我們對乳癌的生物特性的認知,及醫學發展出現新的21基因檢測,我們便能更好掌握乳癌的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若十多年前,醫學界提出廣泛採用化療,而有人批評推動者是藥廠想多賺錢所致,那便放棄了化療帶來提升存活率的好處。
回看乳癌治療的歷史,一個世紀以前,乳癌根治性全切除手術,是當時救了不少性命的做法。但醫學發現,即使全乳房,包括大、小胸肌,腋窩淋巴及胸骨後淋巴都割掉,乳癌細胞可以轉移到內臟如肺、肝、骨,存活率只有兩成。到六十年代有電療、荷爾蒙及化療的出現,才知道手術只切除乳房及腋下淋巴,配合輔助藥物及電療,存活率有所提升。那乳癌根治性全切除便是「過度治療」了,現代醫學已經不再採用。
到了八十年代,隨着乳房低電量X光的出現,乳癌的發現不再是大量的第三、四期,而是第一、二期,治療方案亦有新的研究,局部乳房切除配合電療,效果等同於全切除,這些研究改變了世界,婦女不再因為患乳癌,而被旁人指點,估算她沒有了女性的性徵。那麼,我們在這之前,全乳切除手術又是「過度治療」了!
臨床醫學,是隨着科學的新研發而進步的,亦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一環。醫療發展,是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再向「精準醫療」邁進。「過度治療」這個名詞,是一個批判性的字眼,只是在旁指指點點,不但沒有分析新技術帶來的好與壞,空洞的批評,反而有「叫你們收檔」的意味,這是無助醫療發展的。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http://www.hkbcf.org
電郵:pollycheung@hkbcf.org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