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推翻前朝政策,撤回奧巴馬政府鼓勵大專院校把種族納入招生考慮因素的平權指引,鼓勵院校收生時毋須考慮種族。有民權組織批評此舉窒礙校園以至社會種族多元化,但為亞裔學生爭取公平入學機會的團體就表示歡迎。
司法部撤回2011至2016年與教育部共同發出的24份政策文件,內容大多為大、中、小學解決將種族納入招生考慮因素的法律疑難,其中一項指引指出「最高法院承認多元化有益所有學生」。儘管指引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學校一旦因收生標準惹官非,就可援引指引辯護。
司法部長稱指引不必要
司法部長塞申斯指指引「不必要、過時、與現行法例不一致或失當」,撤回指引旨在「恢復法治」,又批評上屆政府在未諮詢公眾下發出「錯誤」指引,「並非好政府」所為。
特朗普政府對向弱勢社群提供特別優惠待遇的「積極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的取向,與喬治布殊政府相似,在學校收生方面,鼓勵學校在別無他法下,才按種族收生以達致校園多元化。
最高法院過往多次為「積極平權措施」仲裁,前年容許大學在收生過程考慮考生種族,以確保少數族裔可融入美國高等教育制度。部份大專院校推行「積極平權措施」,取錄學業成績較差的白人、非裔及拉丁美裔生,而不取錄成績較好的亞裔生,被指「逆向歧視」。
正因如此,哈佛大學在2014年被控收生政策歧視亞裔生,司法部正調查此案,案件預料今年稍後開審。控告哈佛的組織「學生公平入學」(SFFA)指哈佛違反1964年《民權法》第六章,即禁止聯邦政府資助的計劃和活動,作出種族、膚色及原國籍歧視的行為。
人權組織斥向有色人種宣戰
SFFA歡迎特朗普政府行動,指之可「消除大學入學的種族分類及偏頗」。但哈佛大學揚言繼續在收生程序考慮考生種族,以創造多元學校社區,讓各路學生有機會一同並互相學習。
全國教育協會(NEA)批評特朗普政府的決定有違最高法院裁決,指「積極平權措施」是令融合教育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就指此舉等同向有色人種宣戰。
美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