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兩電公佈2018至2023年間發展計劃,將合共花近800億元作為發電系統及輸配電系統的投資,包括興建兩台新燃氣發電機組,分別於2022及2023年投產,取代運作已逾30年燃煤機組;兩電亦擬共同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中電更計劃強化與南方電網和大亞灣核電站連接的清潔能源輸電系統,環團質疑兩電未有公佈具體項目的費用及何時入賬等,亦憂慮中電向內地電網買電會否影響供電穩定性。
行會昨批准中電及港燈的新發展計劃《管制計劃協議》,環境局長黃錦星指新發展計劃主要投資建議包括兩電各興建一台新的燃氣發電機組,中電及港燈機組分別位於龍鼓灘及南丫發電廠,分別於2022及2023年投產,取代運作逾30年的燃煤機組。兩電天然氣發電比例將增加,中電及港燈現時比例分別為26%及約34%,料2023年分別升至50%及約70%。按立法會文件,中電今年10月至2023年12月進行的資本項目,總資本開支估算為529億元;港燈在明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總資本開支估算為266億元。
環團質疑無交代何時入賬
兩電計劃共同在香港水域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稱,現時港燈的天然氣來源只有深圳大鵬灣,增加天然氣來源可增議價能力。中電及港燈將投資50億及19億元作為興建費用,預計最快2021年啟用。
中電及港燈均會發展智慧型電錶基礎建設,如在2025年或之前以智能電錶等取代機械式電錶;中電亦計劃強化與南方電網和大亞灣核電站連接的清潔能源輸電系統,在2025年項目完成後選用更多「零碳能源」。
不過,環團「350香港」聯絡主任古偉牧指兩電均未有詳細交代未來投資項目的詳細資料,「例如投資項目包括啲咩?幾時入賬?都冇交代清楚」。他亦留意到中電將強化潔淨能源專線,但項目費用、何時投入服務等均未有具備資料,擔心會影響未來電費加幅,「外界普遍擔心使用潔淨能源會唔會影響供電穩定性,而且係咪真係潔淨能源?」
■記者鍾雅宜
行會昨批准中電及港燈的新發展計劃《管制計劃協議》,環境局長黃錦星指新發展計劃主要投資建議包括兩電各興建一台新的燃氣發電機組,中電及港燈機組分別位於龍鼓灘及南丫發電廠,分別於2022及2023年投產,取代運作逾30年的燃煤機組。兩電天然氣發電比例將增加,中電及港燈現時比例分別為26%及約34%,料2023年分別升至50%及約70%。按立法會文件,中電今年10月至2023年12月進行的資本項目,總資本開支估算為529億元;港燈在明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總資本開支估算為266億元。
環團質疑無交代何時入賬
兩電計劃共同在香港水域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稱,現時港燈的天然氣來源只有深圳大鵬灣,增加天然氣來源可增議價能力。中電及港燈將投資50億及19億元作為興建費用,預計最快2021年啟用。
中電及港燈均會發展智慧型電錶基礎建設,如在2025年或之前以智能電錶等取代機械式電錶;中電亦計劃強化與南方電網和大亞灣核電站連接的清潔能源輸電系統,在2025年項目完成後選用更多「零碳能源」。
不過,環團「350香港」聯絡主任古偉牧指兩電均未有詳細交代未來投資項目的詳細資料,「例如投資項目包括啲咩?幾時入賬?都冇交代清楚」。他亦留意到中電將強化潔淨能源專線,但項目費用、何時投入服務等均未有具備資料,擔心會影響未來電費加幅,「外界普遍擔心使用潔淨能源會唔會影響供電穩定性,而且係咪真係潔淨能源?」
■記者鍾雅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