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由土地專責小組主導的土地大辯論仍在進行,但特首林鄭月娥率先放風表態,稱香港要靠填海增加土地供應,被指不尊重民意。林鄭昨解釋指,土地供應問題是逼切性議題,政府不可以亦不應該迴避,又指她只是作出初步回應,「喺依家呢個社會,有乜可能因為行政長官自己嘅睇法,左右社會意見同討論吖」。有議員指林鄭推出六項新房屋措施後就表態支持填海,將增加供應以配合房策新招的需求與填海扣連,批評對方利用市民務實心理,「借艇割禾」。
民望急跌5百分點
政府要員接連表態撐填海,林鄭昨出席行會前會見傳媒,被追問是否意圖左右諮詢結果時指,上月底推出的6項房屋政策措施廣受歡迎,餘下問題就是「去邊度搵土地嚟到去興建呢啲受市民歡迎、可以購買或者可以縮短輪候時間嘅公屋單位」,指特首及政府主事官員都不可以、不應該迴避這個具逼切性的土地供應問題。
她又推說有評論形容她「冇政治決心」,故她與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就社會對土地關注作初步回應,並重申填海為香港發展的慣常方法,不認為社會就土地供應的討論,會因為政府講法而受影響。她更表明今年10月發表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不能「交白卷」,所以專責小組可以繼續討論,她亦同時要求小組分享諮詢到的社會意見。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林鄭推出「娥六招」後表態支持填海,是要將房策新招的土地需求與填海扣連,「如何(新招)到位啊?如何做到7比3啊,咪要填海囉」,他直言林鄭「聰明」,利用務實性民情「借艇割禾」,但強調填海建屋動輒需時十多年,「遠水不能救近火」。
建測規園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亦表示,林鄭現時提出政府取態必定會影響社會觀感,「你都有決定,點解仲問我哋呢?」但他認為林鄭的說話亦可以刺激討論,並指填海工作「一直都做緊」,他個人亦認為填海方向可行,目前重點是討論選址及如何避免對環境過度破壞。
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最新於上月進行、訪問近千位市民的調查,發現林鄭最新評分為54.3,與上月中一樣,但民望淨值為正2個百分點,較上次調查跌5個百分點。
■記者梁穎妍
民望急跌5百分點
政府要員接連表態撐填海,林鄭昨出席行會前會見傳媒,被追問是否意圖左右諮詢結果時指,上月底推出的6項房屋政策措施廣受歡迎,餘下問題就是「去邊度搵土地嚟到去興建呢啲受市民歡迎、可以購買或者可以縮短輪候時間嘅公屋單位」,指特首及政府主事官員都不可以、不應該迴避這個具逼切性的土地供應問題。
她又推說有評論形容她「冇政治決心」,故她與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就社會對土地關注作初步回應,並重申填海為香港發展的慣常方法,不認為社會就土地供應的討論,會因為政府講法而受影響。她更表明今年10月發表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不能「交白卷」,所以專責小組可以繼續討論,她亦同時要求小組分享諮詢到的社會意見。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林鄭推出「娥六招」後表態支持填海,是要將房策新招的土地需求與填海扣連,「如何(新招)到位啊?如何做到7比3啊,咪要填海囉」,他直言林鄭「聰明」,利用務實性民情「借艇割禾」,但強調填海建屋動輒需時十多年,「遠水不能救近火」。
建測規園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亦表示,林鄭現時提出政府取態必定會影響社會觀感,「你都有決定,點解仲問我哋呢?」但他認為林鄭的說話亦可以刺激討論,並指填海工作「一直都做緊」,他個人亦認為填海方向可行,目前重點是討論選址及如何避免對環境過度破壞。
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最新於上月進行、訪問近千位市民的調查,發現林鄭最新評分為54.3,與上月中一樣,但民望淨值為正2個百分點,較上次調查跌5個百分點。
■記者梁穎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