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攀山專家鍾建民指,打雷對行山人士生命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出發前如有雷暴警告宜取消行程,若遇上雷暴應盡快離開空曠地方及找地方躲避。
應將金屬物品放於遠處
鍾指不少人皆掉以輕心「邊行雷邊行山」,他有朋友兩年前在西貢雷打石山被雷擊中,致聽覺及味覺受損。而行山圈內流傳,打雷期間在水牛山、黃牛山及馬鞍山會較易中招,「傳聞馬鞍山金屬含量較多」。而在大金鐘或昂平等較空曠地域遇上行雷,的確無從躲避,行山人士應盡快尋找障礙物遮擋,「真係冇得揀,都要匿埋樹下,劈中樹好過劈中自己」。鍾指若身上有金屬物品,如行山杖、安全扣、手機等,亦應放於遠處。鍾稱被雷劈中與山的高低無關,「如果當時雲層低,就算行3、400米嘅山都會被劈中」。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雷電屬直流電,雖然通電時間短於一秒,但電力高達一萬多伏特,擊中人體會造成嚴重創傷,若雷電擊中事主旁邊,電流亦有可能透過障礙物傳至人體,有機會造成心跳突然停止,最終腦細胞缺氧死亡。以往他曾接收過釣魚客被雷電擊中艇邊,最終水氣傳電,致釣魚客心臟停頓,最後失救致死個案。彭醫生提醒,若同行者發現有人被電擊中,應留意對方是否仍有呼吸脈搏,若無心跳要即時進行心肺復蘇法,期望黃金5分鐘內為患者恢復心跳,將腦部缺氧創傷減至最低。
■記者潘婉玲
應將金屬物品放於遠處
鍾指不少人皆掉以輕心「邊行雷邊行山」,他有朋友兩年前在西貢雷打石山被雷擊中,致聽覺及味覺受損。而行山圈內流傳,打雷期間在水牛山、黃牛山及馬鞍山會較易中招,「傳聞馬鞍山金屬含量較多」。而在大金鐘或昂平等較空曠地域遇上行雷,的確無從躲避,行山人士應盡快尋找障礙物遮擋,「真係冇得揀,都要匿埋樹下,劈中樹好過劈中自己」。鍾指若身上有金屬物品,如行山杖、安全扣、手機等,亦應放於遠處。鍾稱被雷劈中與山的高低無關,「如果當時雲層低,就算行3、400米嘅山都會被劈中」。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雷電屬直流電,雖然通電時間短於一秒,但電力高達一萬多伏特,擊中人體會造成嚴重創傷,若雷電擊中事主旁邊,電流亦有可能透過障礙物傳至人體,有機會造成心跳突然停止,最終腦細胞缺氧死亡。以往他曾接收過釣魚客被雷電擊中艇邊,最終水氣傳電,致釣魚客心臟停頓,最後失救致死個案。彭醫生提醒,若同行者發現有人被電擊中,應留意對方是否仍有呼吸脈搏,若無心跳要即時進行心肺復蘇法,期望黃金5分鐘內為患者恢復心跳,將腦部缺氧創傷減至最低。
■記者潘婉玲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