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7.1大遊行】
【蘋果日報】本港多項大型基建工程骨牌式爆出醜聞,千億公帑投資,買來貴價豆腐渣,市民憤怒了!7.1遊行隊伍中,遊行人士聲討林鄭政府亂養大白象工程,卻對工程監管軟弱無力,縱容港鐵獨立王國「佢話OK就得」。高鐵及港珠澳大橋超支無底洞,仍有待納稅人埋單;沙中綫問題停不了,乘客安全未獲保障,有市民更促港鐵主席馬時亨應引咎下台。
記者:鄭啟源 伍雅謙
大型基建工程醜聞沒完沒了,參與遊行市民感慨,香港回歸21年,就連基建工程質素也與內地全面接軌,「月台剪鋼筋,命仔有難騰騰震」。任職中醫師的鍾先生,昨舉起批評沙中綫工程造假的標語參與遊行,「冧月台你話幾大劑,林鄭唔識用八達通就話唔使搭港鐵,高官有車就可以唔使搭港鐵,但係我唔搭點得?」
「咁多人命港鐵點賠?」
鍾先生批評,林鄭政府監管工程不力是問題癥結,縱容「危鐵」出現最終只會傷害市民,而建制派否決以特權法成立調查會徹查事件亦令人失望,「立法會嘅原意就係監督政府,如果唔係搞咁多嘢做咩?不如解散咗佢算,慳番唔少錢」。學生何小姐也批評,港府長期漠視港鐵的安全問題,甚至懷疑港府根本蓄意隱瞞事件,擔心工程基建問題越來越多,「如果日後真係出事,咁多條人命港鐵可以點賠呢?」
任職文職工作的吳先生是7.1遊行常客,他認為,今年爆出的鐵路基建問題最令人憂心,矛頭直指林鄭政府無能,致基建工程變豆腐渣,「(工程)成日延誤又有好多事故出現,依家都唔知有事定冇事,情況令人擔心」。他認為,由夏正民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絕不應只查紅磡站問題,調查範圍應擴展至涉事承建商禮頓的所有基建工程,以及其他沙中綫車站。
建築界憂工程再揭問題
港鐵作為沙中綫工程項目管理人在事件難辭其咎,曾以「天口㷫、冇祈禱」的囂張態度回應工程醜聞的港鐵主席馬時亨,同樣是遊行人士的聲討對象。擔任文職工作的李先生,高舉「馬時亨下台」標語,他批評從馬時亨早前以惡劣態度回應事故,足以反映港鐵管治幾近失控。工黨街站就特別放置印有馬時亨肖像的紙板,不少遊行人士經過時,都在紙板蓋上「頂」字印章,予以劣評。
即使建築界人士也對鐵路工程失信心,從事建築業的劉先生表示,自己也深知建築行業內存在不良風氣,從朋友口中得知,即使高級人員發現施工問題,也不會立即處理,非常擔心將來工程會再揭問題。
至於任職市場調查的梁小姐認為,鐵路工程問題非常緊急,港府必須盡快令公眾釋疑,並非只顧堆砌數字推銷數字到立法會「提款」投資基建。她又批評,基建工程亂象不斷,也多得立法會的建制派議員,一再否決以特權法成立調查會徹查工程問題所致。
【蘋果日報】本港多項大型基建工程骨牌式爆出醜聞,千億公帑投資,買來貴價豆腐渣,市民憤怒了!7.1遊行隊伍中,遊行人士聲討林鄭政府亂養大白象工程,卻對工程監管軟弱無力,縱容港鐵獨立王國「佢話OK就得」。高鐵及港珠澳大橋超支無底洞,仍有待納稅人埋單;沙中綫問題停不了,乘客安全未獲保障,有市民更促港鐵主席馬時亨應引咎下台。
記者:鄭啟源 伍雅謙
大型基建工程醜聞沒完沒了,參與遊行市民感慨,香港回歸21年,就連基建工程質素也與內地全面接軌,「月台剪鋼筋,命仔有難騰騰震」。任職中醫師的鍾先生,昨舉起批評沙中綫工程造假的標語參與遊行,「冧月台你話幾大劑,林鄭唔識用八達通就話唔使搭港鐵,高官有車就可以唔使搭港鐵,但係我唔搭點得?」
「咁多人命港鐵點賠?」
鍾先生批評,林鄭政府監管工程不力是問題癥結,縱容「危鐵」出現最終只會傷害市民,而建制派否決以特權法成立調查會徹查事件亦令人失望,「立法會嘅原意就係監督政府,如果唔係搞咁多嘢做咩?不如解散咗佢算,慳番唔少錢」。學生何小姐也批評,港府長期漠視港鐵的安全問題,甚至懷疑港府根本蓄意隱瞞事件,擔心工程基建問題越來越多,「如果日後真係出事,咁多條人命港鐵可以點賠呢?」
任職文職工作的吳先生是7.1遊行常客,他認為,今年爆出的鐵路基建問題最令人憂心,矛頭直指林鄭政府無能,致基建工程變豆腐渣,「(工程)成日延誤又有好多事故出現,依家都唔知有事定冇事,情況令人擔心」。他認為,由夏正民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絕不應只查紅磡站問題,調查範圍應擴展至涉事承建商禮頓的所有基建工程,以及其他沙中綫車站。
建築界憂工程再揭問題
港鐵作為沙中綫工程項目管理人在事件難辭其咎,曾以「天口㷫、冇祈禱」的囂張態度回應工程醜聞的港鐵主席馬時亨,同樣是遊行人士的聲討對象。擔任文職工作的李先生,高舉「馬時亨下台」標語,他批評從馬時亨早前以惡劣態度回應事故,足以反映港鐵管治幾近失控。工黨街站就特別放置印有馬時亨肖像的紙板,不少遊行人士經過時,都在紙板蓋上「頂」字印章,予以劣評。
即使建築界人士也對鐵路工程失信心,從事建築業的劉先生表示,自己也深知建築行業內存在不良風氣,從朋友口中得知,即使高級人員發現施工問題,也不會立即處理,非常擔心將來工程會再揭問題。
至於任職市場調查的梁小姐認為,鐵路工程問題非常緊急,港府必須盡快令公眾釋疑,並非只顧堆砌數字推銷數字到立法會「提款」投資基建。她又批評,基建工程亂象不斷,也多得立法會的建制派議員,一再否決以特權法成立調查會徹查工程問題所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