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視房屋政策為重任的特首林鄭月娥,為交出房屋「政績」,在上任一周年前夕公佈6招房屋政策新措施,包括將資助出售房屋定價與市價脫鈎、年底預售首個港人首置上車盤、9幅私樓地改建公營房屋、成立專責小組建過渡房屋、開徵一手樓空置稅,以及修改預售樓花同意方案。在新機制下,今期居屋售價擬由市價7折下調至52折,啟德啟朗苑一個約400呎的單位僅需290萬元,足足「減價」100萬元;惟林鄭承認,6招房策非為壓制樓價,亦無助增加房屋供應。
記者:李詠希 譚靜雯
林鄭月娥昨聯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召開記者會,公佈6項房屋政策新措施。其中修訂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政策最受關注,林鄭稱本港樓價不斷攀升,令居屋定價在現行機制下,出現呎價高達萬元的單位,並非一般市民可負擔,故決定修訂現行機制。在全新的定價機制下,資助出售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及港人首置上車盤,定價將與市價脫鈎,以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量度負擔能力,但政府會維持現時居屋白表家庭設入息上限,即白表二人及以上家庭,入息上限仍維持在5.7萬元。
長沙灣綠置居可用新定價
根據去年第4季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95萬元,在新機制下,以今期居屋為例,售價將由原來的7折變為52折;綠置居項目則由市價6折,下調至42折。倘以今年推售的3個居屋屋苑,包括啟德啟朗苑、長沙灣凱樂苑及東涌裕泰苑共4,431個單位計算,新機制下,平均呎價由8,681元,減至約6,449元;平均售價也由360萬元,減至268萬元;若以啟德啟朗苑一個約400呎的單位為例子,售價只需約290萬元,足足減價100萬元。
林鄭表明,日後居屋售價不再與市價有直接關係,「有人會擔心冇咗地域差異,(但)唔會㗎,因為每一個樓嘅評估市值已反映地域差異」,而可負擔的單位數目將由現時50%增至最少75%,形容「想買居屋嘅家庭可以放心喇,以後唔使再追價」。
林鄭稱,今年底推售的長沙灣東京街2,545個綠置居單位最快可採用新定價機制。但今年推售並已接受申請的4,400多個居屋單位,仍未舉行攪珠,將交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決定是否於今期居屋採用新機制。換言之,若房委會決定今期居屋沿用市價7折,即明年推售的新一批居屋,包括位處豪宅地段的何文田常樂街約600個單位的項目,才會採用新定價機制。
由於資助房屋「減價」,林鄭表明政府對資助屋房的補貼增加,必須制訂更嚴格的轉售限制,日後若業主要將單位轉售,需按當時市價補價,舉例若居屋售價52折,業主就需補回48%樓價予政府。
林鄭指,對於坊間說她三大目標無法壓制樓價,及無法增加供應,「呢個說法都係準確嘅,事實上喺現今呢個策略,並冇目標打擊樓價或者壓制樓價,亦難以透過呢啲政策增加房屋供應,呢啲係清晰嘅,但唔等於我冇招,我稍後會處理」。
專家:急上車市民更難「中獎」
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在新定價機制下,只要政府推出「靚地」,如擁海景的啟德發展區等地皮興建居屋,或會吸引住屋需求較不急切的人去申請,「我諗有成50萬人去抽,一夠18歲咪去抽囉,抽完咪老竇老母一炮過同佢買囉,咁平喎,3、4百萬咋喎」。但他擔心新房策變相令急上車的市民「中獎」機率更微,「好多人都有(住屋)需要,但喺呢個制度下,令冇咁有需要嘅人都博攞便宜去抽」。他指,現時的轉售限制已經足夠,因購買折扣較多的居屋,日後轉售就要補回較高價,除非樓價繼續上升,否則居屋擁有人就只能長住,即使轉售,獲利亦較少,「一定要好高價、好癲價先賺到錢」。他續指,此舉會令居屋流轉變少,「獲唔到利啲人就唔走啦,寧願丟空佢」。
記者:李詠希 譚靜雯
林鄭月娥昨聯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召開記者會,公佈6項房屋政策新措施。其中修訂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政策最受關注,林鄭稱本港樓價不斷攀升,令居屋定價在現行機制下,出現呎價高達萬元的單位,並非一般市民可負擔,故決定修訂現行機制。在全新的定價機制下,資助出售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及港人首置上車盤,定價將與市價脫鈎,以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量度負擔能力,但政府會維持現時居屋白表家庭設入息上限,即白表二人及以上家庭,入息上限仍維持在5.7萬元。
長沙灣綠置居可用新定價
根據去年第4季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95萬元,在新機制下,以今期居屋為例,售價將由原來的7折變為52折;綠置居項目則由市價6折,下調至42折。倘以今年推售的3個居屋屋苑,包括啟德啟朗苑、長沙灣凱樂苑及東涌裕泰苑共4,431個單位計算,新機制下,平均呎價由8,681元,減至約6,449元;平均售價也由360萬元,減至268萬元;若以啟德啟朗苑一個約400呎的單位為例子,售價只需約290萬元,足足減價100萬元。
林鄭表明,日後居屋售價不再與市價有直接關係,「有人會擔心冇咗地域差異,(但)唔會㗎,因為每一個樓嘅評估市值已反映地域差異」,而可負擔的單位數目將由現時50%增至最少75%,形容「想買居屋嘅家庭可以放心喇,以後唔使再追價」。
林鄭稱,今年底推售的長沙灣東京街2,545個綠置居單位最快可採用新定價機制。但今年推售並已接受申請的4,400多個居屋單位,仍未舉行攪珠,將交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決定是否於今期居屋採用新機制。換言之,若房委會決定今期居屋沿用市價7折,即明年推售的新一批居屋,包括位處豪宅地段的何文田常樂街約600個單位的項目,才會採用新定價機制。
由於資助房屋「減價」,林鄭表明政府對資助屋房的補貼增加,必須制訂更嚴格的轉售限制,日後若業主要將單位轉售,需按當時市價補價,舉例若居屋售價52折,業主就需補回48%樓價予政府。
林鄭指,對於坊間說她三大目標無法壓制樓價,及無法增加供應,「呢個說法都係準確嘅,事實上喺現今呢個策略,並冇目標打擊樓價或者壓制樓價,亦難以透過呢啲政策增加房屋供應,呢啲係清晰嘅,但唔等於我冇招,我稍後會處理」。
專家:急上車市民更難「中獎」
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在新定價機制下,只要政府推出「靚地」,如擁海景的啟德發展區等地皮興建居屋,或會吸引住屋需求較不急切的人去申請,「我諗有成50萬人去抽,一夠18歲咪去抽囉,抽完咪老竇老母一炮過同佢買囉,咁平喎,3、4百萬咋喎」。但他擔心新房策變相令急上車的市民「中獎」機率更微,「好多人都有(住屋)需要,但喺呢個制度下,令冇咁有需要嘅人都博攞便宜去抽」。他指,現時的轉售限制已經足夠,因購買折扣較多的居屋,日後轉售就要補回較高價,除非樓價繼續上升,否則居屋擁有人就只能長住,即使轉售,獲利亦較少,「一定要好高價、好癲價先賺到錢」。他續指,此舉會令居屋流轉變少,「獲唔到利啲人就唔走啦,寧願丟空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