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炎熱天氣最易令人心火旺盛,心情煩躁更會影響睡眠。中醫師指出,近年高溫天氣日子越來越長,易令人陽氣躁動,引起煩躁不安及難以入睡等症狀,濕熱、氣鬱及陰虛體質人士較易受影響,建議睡前要靜心或適量做運動出汗,亦可吃清熱利濕食物如瓜類,並按壓養心安神穴位,配合改善食療,都可趕走火氣,幫助好眠。
記者:梁麗兒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高級研究助理兼註冊中醫師杜勇達(圖)表示,在中醫角度,夏天與心相對應,因為夏天在五行中屬火,五臟中的心也屬火,故太熱的氣溫會影響心。當陽氣躁動、津傷陰虛,便會引致口乾、脾氣煩躁、心神不寧;心同時與睡眠有關,故心神不安時,就會有失眠或睡得差等問題。
增心血管病風險
杜稱,臨床上濕熱體質及經常捱夜導致陰虛,或壓力大致氣鬱等人士較易受影響。從事要多用腦的工作、工時很長的上班族,或需輪班工作令生活日夜顛倒,都可以受心火盛、睡眠差所困擾。上班族長期心火亢盛、睡得差,可耗損陰血,易會出現心悸、頭暈及記性差症狀,長期失眠更可「傷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容忽視。
夏天要養心助眠,杜指,首要是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睡前保持靜心安神,避免進行太刺激或過度劇烈的活動,例如打機或觀賞刺激、緊張的電影如恐怖片;會令人情緒激動、暴躁的事情亦要少做,建議可聽輕鬆的音樂或看書取代。日常做運動,避免沉重壓力,都可幫助放鬆心情,中醫認為適當出汗有助氣血流通,行氣疏肝,不妨由急步行或練習瑜伽做起。
煎炸肥膩應避免
飲食則要避免吃煎炸及肥膩食物,如麻辣火鍋、酸辣米線等,以免身體聚濕化火。杜稱,屬「濕」的食材應少吃,如菠蘿、芒果、榴槤、奶茶包括珍珠奶茶等。凍飲、生冷食物可損害脾胃,影響化濕功能,若已有心火盛、失眠等問題,最好避免。夏天飲食應保持清淡,可揀吃性涼、清熱利濕的瓜類,如冬瓜、黃瓜、苦瓜等,水果可選擇西瓜、柚、火龍果等。
杜推介市民可透過食療改善失眠,例如煲百合蓮子粥食用,有助清熱養陰、潤肺安神,適合有失眠多夢、心火旺盛及焦慮煩躁等人士。另外,可飲用酸棗仁安神茶,有助清熱安神、養陰潤腸,特別適合心煩易躁、失眠兼便秘人士。此外,按壓穴位都有助改善睡眠,包括手腕的神門穴及內關穴,以及頭部的風池穴,建議每個穴位按2至3分鐘,有養心安神、保健作用。
記者:梁麗兒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高級研究助理兼註冊中醫師杜勇達(圖)表示,在中醫角度,夏天與心相對應,因為夏天在五行中屬火,五臟中的心也屬火,故太熱的氣溫會影響心。當陽氣躁動、津傷陰虛,便會引致口乾、脾氣煩躁、心神不寧;心同時與睡眠有關,故心神不安時,就會有失眠或睡得差等問題。
增心血管病風險
杜稱,臨床上濕熱體質及經常捱夜導致陰虛,或壓力大致氣鬱等人士較易受影響。從事要多用腦的工作、工時很長的上班族,或需輪班工作令生活日夜顛倒,都可以受心火盛、睡眠差所困擾。上班族長期心火亢盛、睡得差,可耗損陰血,易會出現心悸、頭暈及記性差症狀,長期失眠更可「傷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容忽視。
夏天要養心助眠,杜指,首要是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睡前保持靜心安神,避免進行太刺激或過度劇烈的活動,例如打機或觀賞刺激、緊張的電影如恐怖片;會令人情緒激動、暴躁的事情亦要少做,建議可聽輕鬆的音樂或看書取代。日常做運動,避免沉重壓力,都可幫助放鬆心情,中醫認為適當出汗有助氣血流通,行氣疏肝,不妨由急步行或練習瑜伽做起。
煎炸肥膩應避免
飲食則要避免吃煎炸及肥膩食物,如麻辣火鍋、酸辣米線等,以免身體聚濕化火。杜稱,屬「濕」的食材應少吃,如菠蘿、芒果、榴槤、奶茶包括珍珠奶茶等。凍飲、生冷食物可損害脾胃,影響化濕功能,若已有心火盛、失眠等問題,最好避免。夏天飲食應保持清淡,可揀吃性涼、清熱利濕的瓜類,如冬瓜、黃瓜、苦瓜等,水果可選擇西瓜、柚、火龍果等。
杜推介市民可透過食療改善失眠,例如煲百合蓮子粥食用,有助清熱養陰、潤肺安神,適合有失眠多夢、心火旺盛及焦慮煩躁等人士。另外,可飲用酸棗仁安神茶,有助清熱安神、養陰潤腸,特別適合心煩易躁、失眠兼便秘人士。此外,按壓穴位都有助改善睡眠,包括手腕的神門穴及內關穴,以及頭部的風池穴,建議每個穴位按2至3分鐘,有養心安神、保健作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