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9私宅地改建萬伙公營戶百億啟德臨海靚地上榜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29日 13:39
2018年06月29日 13:3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特首林鄭月娥今公佈3招增加房屋供應,包括擬向私人住宅地皮埋手,消息指政府研究將9幅私人住宅地皮改作興建公營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或港人首置上車盤等,料涉及多達1萬個住宅單位。地皮來自啟德發展區及安達臣道,包括賣地表內、估值達百億元的啟德靚地,市建局馬頭圍道/春田街重建項目亦料撥作興建首置上車盤。建制及泛民立法會議員均支持建議,更認為措施應長遠推行,期望將公私營建屋比例由六四比改作七三比。
記者:鍾雅宜 葉煜燊
房委會和房協於2017/18年起5年期內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合共約10萬個單位,包括約7.5萬個公屋和約2.5萬個資助出售單位,即每年提供2萬個單位,仍未達到長策目標中每年2.8萬個公營房屋要求。消息指,林鄭月娥擬於今日宣佈將9幅私人住宅地皮改作興建公營房屋,包括作興建公屋、綠置居、居屋或港人首置上車盤,包括3幅啟德發展區用地及6幅安達臣道用地,兩區各提供5,000個單位,合共涉及1萬個單位。
議員倡公私營建屋七三比
消息稱,部份地皮位於今年度賣地表內,其中3幅啟德發展區用地中至少有1幅撥予房協作興建資助房屋;據了解,房協現時興建資助房屋需向政府繳付一半地價,若以新資助房屋機制定價,項目有可能虧蝕。
據政府公佈2018至19年度賣地計劃中,啟德發展區跑道區內有9幅屬私人住宅臨海地皮,享有最佳海景,幅幅均逾百億元,總可建樓面共約674.7萬方呎,最新估值逾1,300億元,樓面呎價由1.8萬至2.55萬元,可提供約9,000伙。當中規模最大可數第4A區2號地皮該地段可建樓面約120.2萬方呎,最新市值約246.3億元,屬最貴地段;若以平均650方呎單位計算,料可提供逾1,800伙單位。另外,賣地表內亦有兩幅安達臣道用地,除寶達邨東北方已預留作首置上車盤地皮外,另一幅地位於安泰邨以東,面積1.75公頃。
工聯會麥美娟歡迎政府增撥土地作資助房屋發展,相信不會對私人發展商有太大影響,但她不希望今次是一次性措施,應要持之以恒,建議政府長遠可將六四比的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七三比。
民主黨尹兆堅贊成政府建議,但擔心只改劃個別地皮,對長遠供應量沒有很大幫助,他亦認同將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七三比。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亦認同將更多私樓地改作公營房屋,更認為要將居屋的數目與私樓供應看齊;又指減少賣地表土地不代表會影響私樓樓價,「仲有好多二手樓供應,同如果每年有大量居屋供應,市民亦唔使心急去搶私樓,相信唔會推高樓價」。他估計,啟德發展區內較接近車站廣場的用地撥作興建公營房屋機會較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