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街訪,是記者其中一項日常工作,而要在街上找路人問問題,務求得到一般大眾對某事情的意見。然而,可能香港人還是太內斂,很多人都不太願意受訪,惟來到俄羅斯,街訪就變得相對容易。
體育新聞相對較少需要做街訪,但每次需要做街訪時都不容易,可能是內斂、可能是趕時間、可能是怕麻煩吧,非正常統計,在香港做街訪,「食檸檬」的機會高達80%,特別是現在「有片有真相」的時代,市民對手持攝影機的記者更為抗拒。然而,來到俄羅斯採訪世界盃,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聚集在這,大部份都相當熱情,做街訪就容易得多了。
港人身在異地願受訪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盛事,遠道來到俄羅斯的球迷都特別熱情,特別是南美人,英語不靈光?沒所謂,還是盡力回答問題。有攝影機嗎?他們就更加興奮,更踴躍地受訪,願意受訪率高達100%。來自歐洲的球迷雖然相對較為冷靜,但大多都願意停下來回答記者問題,而俄羅斯當地人亦有不少願意受訪。不過,連日來在俄羅斯都曾遇過不少香港人,可能是人在異地,感覺不同吧,他們都很願意接受訪問。
香港人對受訪抗拒,其實也非沒有原因,因為大家會擔心說話被傳媒扭曲,又或者不小心說錯一句,就會被無限放大,畢竟現在網絡力量強大。然而,在俄羅斯,就算球迷們有這些憂慮,但知道報道只會在香港出現,都會不介意受訪。
■記者禤家民
體育新聞相對較少需要做街訪,但每次需要做街訪時都不容易,可能是內斂、可能是趕時間、可能是怕麻煩吧,非正常統計,在香港做街訪,「食檸檬」的機會高達80%,特別是現在「有片有真相」的時代,市民對手持攝影機的記者更為抗拒。然而,來到俄羅斯採訪世界盃,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聚集在這,大部份都相當熱情,做街訪就容易得多了。
港人身在異地願受訪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盛事,遠道來到俄羅斯的球迷都特別熱情,特別是南美人,英語不靈光?沒所謂,還是盡力回答問題。有攝影機嗎?他們就更加興奮,更踴躍地受訪,願意受訪率高達100%。來自歐洲的球迷雖然相對較為冷靜,但大多都願意停下來回答記者問題,而俄羅斯當地人亦有不少願意受訪。不過,連日來在俄羅斯都曾遇過不少香港人,可能是人在異地,感覺不同吧,他們都很願意接受訪問。
香港人對受訪抗拒,其實也非沒有原因,因為大家會擔心說話被傳媒扭曲,又或者不小心說錯一句,就會被無限放大,畢竟現在網絡力量強大。然而,在俄羅斯,就算球迷們有這些憂慮,但知道報道只會在香港出現,都會不介意受訪。
■記者禤家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