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教會「#MeToo」醜聞越爆越多,繼日前博愛潮語浸信會爆出牧師涉非禮少女教友、基督教協進會調查揭發至少55宗教會性騷擾個案後,再有受害者公開指曾被教友性騷擾。中文大學社會學講師黎明接受傳媒訪問,指曾遭男教友強吻,向教友求助反遭質疑,並「求主賜她有寬恕的心」。黎明回覆本報查詢表示,去年11月在網上自爆該經歷後,有5名女生向其透露亦遭同一人性騷擾,故向教會組織高層投訴,要求該男教友辭職及發道歉信,亦需要成立反性騷擾委員會,運作資金由施害者有份負擔,但至今除了該人已辭職,其他均無回音。
《BBC中文》報道中黎明指2008年參與一個基督教機構的義工活動,認識了一名男教友陳先生(化名)。陳先生向她表白求愛,緊握她的手稱「求問神的旨意」,並指「神告訴他要和黎明一起」,接着試圖擁抱黎明,她立刻明確拒絕。此後陳先生多次試圖擁抱或搭肩,她都會厲聲警告對方「不要再踫我!」。有一次與教友一同赴日旅遊,陳先生與她獨處時再次表白,黎明明確拒絕,但對方竟突然抓着她的頭並強吻她。黎明認為事件屬非禮,但由於發生在日本,故無法在港尋求司法解決。
事後黎明向一些年長教友求助,惟多次被質疑「是否想多了」,又指會為她祈禱,「希望主賜她有寬恕的心原諒陳先生」。黎明深感宗教團體內為免衝突、尷尬,寧願「追求表面的和諧」,「侵犯者說一聲對不起、表現悔過態度,所有壓力便落在受害者身上:為何你不原諒他、包容他、寬恕他?」
黎明向本報表示,去年11月在fb公開有關經歷後,有5名女生聯絡她均指在2008年至2017年期間多次被陳先生性騷擾,包括趁機哄埋觸摸身體、借嬉戲打鬧名義摸手摸腰及使用帶有性意味的笑話、輕佻用語等。黎明及後與教會高層進行對話,要求陳先生道歉及辭職,並成立反性騷擾委員會及由施害者負責部份運作資金,高層其時口頭承諾照辦,但至今除了陳先生已離職外,其他訴求一律無實現。
她表示,要一人之力去跟進事件「其實係好辛苦」,目前面對最大的阻力是事件涉及組織形象及名譽,不少人士都向她勸說要內部處理,不應讓事件曝光,但她清楚所謂內部解決「最終係唔會有較公義嘅解決,甚至會被勸說要寬恕」,若企硬則會得罪那些「極重視團體關係及形象的人」,被認為背叛團體,感嘆「佢哋都曾經係我嘅朋友,係我真心感激或尊敬過嘅人」。
她認為教會內成員關係密切,強調愛與寬恕,但在內部發生危機時卻往往忽視公義問題。但她仍感激組織內有個別人士私下支持她,否則事件難得到正視,指受害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大,希望社會能重視問題及作出支持。
記者唐靄琳
《BBC中文》報道中黎明指2008年參與一個基督教機構的義工活動,認識了一名男教友陳先生(化名)。陳先生向她表白求愛,緊握她的手稱「求問神的旨意」,並指「神告訴他要和黎明一起」,接着試圖擁抱黎明,她立刻明確拒絕。此後陳先生多次試圖擁抱或搭肩,她都會厲聲警告對方「不要再踫我!」。有一次與教友一同赴日旅遊,陳先生與她獨處時再次表白,黎明明確拒絕,但對方竟突然抓着她的頭並強吻她。黎明認為事件屬非禮,但由於發生在日本,故無法在港尋求司法解決。
事後黎明向一些年長教友求助,惟多次被質疑「是否想多了」,又指會為她祈禱,「希望主賜她有寬恕的心原諒陳先生」。黎明深感宗教團體內為免衝突、尷尬,寧願「追求表面的和諧」,「侵犯者說一聲對不起、表現悔過態度,所有壓力便落在受害者身上:為何你不原諒他、包容他、寬恕他?」
黎明向本報表示,去年11月在fb公開有關經歷後,有5名女生聯絡她均指在2008年至2017年期間多次被陳先生性騷擾,包括趁機哄埋觸摸身體、借嬉戲打鬧名義摸手摸腰及使用帶有性意味的笑話、輕佻用語等。黎明及後與教會高層進行對話,要求陳先生道歉及辭職,並成立反性騷擾委員會及由施害者負責部份運作資金,高層其時口頭承諾照辦,但至今除了陳先生已離職外,其他訴求一律無實現。
她表示,要一人之力去跟進事件「其實係好辛苦」,目前面對最大的阻力是事件涉及組織形象及名譽,不少人士都向她勸說要內部處理,不應讓事件曝光,但她清楚所謂內部解決「最終係唔會有較公義嘅解決,甚至會被勸說要寬恕」,若企硬則會得罪那些「極重視團體關係及形象的人」,被認為背叛團體,感嘆「佢哋都曾經係我嘅朋友,係我真心感激或尊敬過嘅人」。
她認為教會內成員關係密切,強調愛與寬恕,但在內部發生危機時卻往往忽視公義問題。但她仍感激組織內有個別人士私下支持她,否則事件難得到正視,指受害人面對的壓力非常大,希望社會能重視問題及作出支持。
記者唐靄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