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上月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宣告要對伊朗施加「史上最強制裁」後,國務院官員前日表示,美國已通知盟國,期望各國最遲在11月4日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否則會受制裁,而且華盛頓不擬給予任何豁免或寬限期。分析認為切斷伊朗供應後,波斯灣產油國未必能夠填補石油供應量。伊朗回應指美國的圖謀行不通。
該名要求匿名的高層官員形容,加緊對付伊朗已屬美國「優先推動的國安政策之一」,確認已向盟友要求要把入口伊朗石油量「降至零」。他說:「我們將堵截流入伊朗的資金,凸顯伊朗在整個地區的惡意行徑。」
他指美國下周會派代表團前往中東,跟區內其他原油出口國商討應對,確保全球石油供應不會因此受到負面衝擊。在被問到各國初步反應時,官員稱「已起了一些作用」。
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態度日趨強硬,但「無豁免無寬限」的決定仍然叫人意外。伊朗石油的買家之前預期,美國會有豁免安排,讓這些國家能有較長緩衝期,逐步減少購買量;有此預期,是因為美國官員之前曾有所暗示,而在上一輪制裁實施之初,包括日本和南韓等國家都獲豁免。
料中印土不會照辦
該名官員表示,國務院和財政部代表團此前曾赴歐亞,向相關盟國解釋美國對伊朗政策「新方向」,爭取盟友支持,亦已勸說印度,但是美方尚未跟中國和土耳其磋商。取得中國與印度合作會是打壓伊朗的關鍵,惟兩國都對石油「飢渴」,政治風險諮詢機構Eurasia預期「中、印、土多半不會」照辦。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披露,伊朗已同中國打招呼,敦促繼續光顧,不過未獲任何承諾。
日本和南韓亦是伊朗石油主要買家,兩國都正就此事與美方磋商。日本已對美國表明,難以完全停止光顧伊朗。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昨天表示,正就有關事宜同美方進行磋商,但拒絕披露詳情,只說期望「尋求避免日本的企業受到負面影響」。日方亦同伊朗磋商,日本首相安倍下月會訪問伊朗,跟總統魯哈尼會談。南韓能源部一名要求匿名的官員稱,政府會繼續同華盛頓談判,爭取豁免。
巨大供應缺口難填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三大輸出國。伊朗半官方Tasnim通訊社昨天引述石油部門官員對美國潑冷水,指要完全斷絕伊朗石油輸出,不是易事。該名官員說:「伊朗每天輸出250萬桶原油和凝析油,想在短短幾個月內(將這數字化零)是不可能的事。」
在倫敦的諮詢機構InterFAX能源全球油氣部高級分析員庫馬爾(Abhishek Kumar)亦說,「市場憂慮OPEC成員國未必能夠填補伊朗和委內瑞拉造成的巨大供應缺口」。
2015年7月,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德六國達成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伊朗得以恢復輸出石油,並跟多家歐洲企業簽訂商業合約。在美國今次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歐洲表明會繼續遵守協定,但承認在美國制裁威脅下難對伊朗作出保證。
路透社/法新社
該名要求匿名的高層官員形容,加緊對付伊朗已屬美國「優先推動的國安政策之一」,確認已向盟友要求要把入口伊朗石油量「降至零」。他說:「我們將堵截流入伊朗的資金,凸顯伊朗在整個地區的惡意行徑。」
他指美國下周會派代表團前往中東,跟區內其他原油出口國商討應對,確保全球石油供應不會因此受到負面衝擊。在被問到各國初步反應時,官員稱「已起了一些作用」。
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態度日趨強硬,但「無豁免無寬限」的決定仍然叫人意外。伊朗石油的買家之前預期,美國會有豁免安排,讓這些國家能有較長緩衝期,逐步減少購買量;有此預期,是因為美國官員之前曾有所暗示,而在上一輪制裁實施之初,包括日本和南韓等國家都獲豁免。
料中印土不會照辦
該名官員表示,國務院和財政部代表團此前曾赴歐亞,向相關盟國解釋美國對伊朗政策「新方向」,爭取盟友支持,亦已勸說印度,但是美方尚未跟中國和土耳其磋商。取得中國與印度合作會是打壓伊朗的關鍵,惟兩國都對石油「飢渴」,政治風險諮詢機構Eurasia預期「中、印、土多半不會」照辦。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披露,伊朗已同中國打招呼,敦促繼續光顧,不過未獲任何承諾。
日本和南韓亦是伊朗石油主要買家,兩國都正就此事與美方磋商。日本已對美國表明,難以完全停止光顧伊朗。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昨天表示,正就有關事宜同美方進行磋商,但拒絕披露詳情,只說期望「尋求避免日本的企業受到負面影響」。日方亦同伊朗磋商,日本首相安倍下月會訪問伊朗,跟總統魯哈尼會談。南韓能源部一名要求匿名的官員稱,政府會繼續同華盛頓談判,爭取豁免。
巨大供應缺口難填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三大輸出國。伊朗半官方Tasnim通訊社昨天引述石油部門官員對美國潑冷水,指要完全斷絕伊朗石油輸出,不是易事。該名官員說:「伊朗每天輸出250萬桶原油和凝析油,想在短短幾個月內(將這數字化零)是不可能的事。」
在倫敦的諮詢機構InterFAX能源全球油氣部高級分析員庫馬爾(Abhishek Kumar)亦說,「市場憂慮OPEC成員國未必能夠填補伊朗和委內瑞拉造成的巨大供應缺口」。
2015年7月,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德六國達成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伊朗得以恢復輸出石油,並跟多家歐洲企業簽訂商業合約。在美國今次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歐洲表明會繼續遵守協定,但承認在美國制裁威脅下難對伊朗作出保證。
路透社/法新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