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停棚改兼冧樓碧桂園最傷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28日 07:58
2018年06月28日 07:58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特稿】內地最近市傳暫停棚改,令一眾內房股過去兩天遭遇重創。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內房龍頭碧桂園(2007)被爆出上海樓盤在上周日發生冧樓死人,官方披露事故已造成1死9傷,令其樓宇質量再成市場關注焦點。碧桂園股價三日來累跌18.5%,市值蒸發逾628億元,成為最傷內房股。
業主屢投訴質素差
碧桂園去年銷售金額達5,508億元人民幣,為行業之冠。在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外界匪夷所思的起樓速度。中海外(688)財務總監吳建斌2014年過檔碧桂園,並在2017年離任,他將在碧桂園的經歷寫成《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一書,在內地商界大熱。據該書披露,碧桂園老闆楊國強對項目發展的要求是,「買地當晚出圖、4個月賣樓、5個月回款、6個月現金流為正」。
碧桂園標榜快出快入,背後的代價是質量為人詬病。碧桂園由順德起家,口號是「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但在過去幾年,不斷有業主維權、投訴質量的新聞出現。在最高峰的2015年,按內地媒體統計,該年碧桂園在6個省13地樓盤出現質量問題和投訴。
至於棚改被叫停,則為碧桂園的另一個致命傷。所謂棚改,全名為棚戶區改造,做法與本港舊區重建類似。政府會先清拆舊區物業,然後再安排居民搬遷至新區。內地近兩年推行貨幣棚改,由國開行貸款給各地政府,用來購買棚戶區破舊的住房。棚戶區隨後被拆除,拿到補償的棚戶區居民則去購買商品房。
碧桂園主攻三四線城市的樓市,而棚改是這些城市去樓市庫存的主要招數。棚改資金實質來自地方政府,造成地方債膨脹。內地有報道指,國開行領導表示中央對棚改不滿意,可能暫停。
去年碧桂園、融創(1918)、恒大(3333)股價升幅驚人,被內地投資者戲稱為「內房三大魔頭」,其成功秘訣均是以高槓桿買地、快速起樓、專攻三四線城市,食盡棚改的政策利好。形勢一旦反轉,投資者或要重新考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