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屍兩命事故 孕婦須取出胎盤瑪嘉烈無血小板 延誤5小時開刀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27日 06:35
2018年06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死因研訊】

【蘋果日報】新手準媽媽懷孕23周時發高燒兼感到胎兒沒踢她,前往瑪嘉烈醫院求診時始發現已穿羊水。最終嬰兒胎死腹中,準媽媽亦因嚴重子宮發炎不治。死因庭昨續研訊,揭露死者排出死胎後罕見地未能同時排出胎盤,需動手術取出;惟血庫當時欠缺血小板,令手術延遲5小時才能進行。負責醫生供稱「其實好唔尋常,好少一包血小板都冇,要等幾個鐘先有係好少見」,婦產科主管亦稱「有啲唔理想」,事後已採取一系列改善措施。


記者:楊家樂

時任瑪嘉烈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現已離職的楊式穎供稱,醫護人員15年11月22日下午替死者王詠欣(31歲)檢查時量度不到胎兒心跳,照超聲波發現子宮已沒羊水,胎死腹中。楊感奇怪,「無端白事點會冇晒羊水」,此時王始透露早前曾疑有羊水滲出弄濕兩條內褲。


楊指穿羊水後如無感染,胎兒不一定會死,可能存活幾星期,因胎兒主要靠胎盤和臍帶吸收養份,胎水只是提供活動空間。


楊續供稱,在院方三度施用引產藥後,王於23日近凌晨2時排出死胎,卻未能同時排出胎盤。到清晨5時18分,楊決定為王進行全身麻醉手術取出胎盤,但因王的血小板不足及凝血功能差,需輸血小板以防流血不止。惟醫院血庫稱要到早上8時才有供應。


其後院方為王輸了血小板,麻醉師評估後卻指情況惡化,需要再輸血小板,但血庫未能供應,要往紅十字會取血。最終至早上11時15分王才能接受手術。楊指若非血庫缺少血小板和凝血血漿,當日早上6時已可做手術,不用遲5小時。


家屬質疑判斷錯誤

對於家屬質疑最終王於手術中只失血200毫升,醫生堅持要先輸血小板是否判斷錯誤,李稱「你見到個結果,因為輸咗血小板,失血少;如果直接做,可能失血量會多」。


楊的上司、瑪嘉烈醫院婦產科主管李啟雲作供時亦指出,22日晚上7時已知王有嚴重感染,但翌日凌晨沒趁王排出胎兒時動手術取出胎盤,只因手術始終有風險,要作出平衡。死者當時血小板含量低,手術或會令她大量出血。惟李承認因未能及時取得血小板以致遲了做手術。


李強調,院方婦產科事後已落實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入院時主動查詢病人事前有否發燒,並增加量體溫次數。部門亦針對懷孕期間感染個案,制訂更完善和詳盡的施用抗生素指引。至於取血機制亦有改善,手術前婦產科會直接與麻醉師及血庫溝通,取代由深切治療部代為商討的方法,避免誤會。


院方亦更新產前講座內容,要求孕婦如有懷疑要立即停止產前運動並諮詢醫生意見;同時加強分辨失禁與穿羊水的資訊,如講明穿羊水流量可多亦可少,並提醒懷孕超過22周的孕婦遇事可直接上產房,不用經急症室。


案件編號:CCDI711/15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