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長洲有間荒廢達30年的醫院,殮房至今仍觸手可及,它叫方便醫院。就讓香港史界KOL、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及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帶大家尋幽探秘。
方便醫院位於大新街一號,泰興隆木廠後面。穿過方便醫院的門牌便能到達,整間醫院被鐵絲網包圍,從破窗中能夠窺探醫院內部,如正門的方便醫院牌匾以及一幅破爛的對聯。對聯寫著「門開方便好修行」,此句正是醫院的宗旨。殮房位處醫院的右方,被大量雜草包圍,要到達只能將草撥開,自行開闢道路。屋頂已經倒塌,門上牌匾寫有「長洲方便醫院的殮房」,下有盞破燈,破燈下寫有民國36年,代表殮房建於1947年。殮房內設施已全部搬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灌木雜草和昆蟲,但仍能想像當年貧苦無依的大眾,死後的屍體便是安放在此。
事實上,方便醫院前身的棲流所建於1872年。當年長洲人口並不多,卻有不少商人到該地貿易,但由於長洲一帶海峽非常危險,不少人因此葬身大海。東莞商人蔡良見到船難和島上貧病者,覺得他們好可憐,於是傾囊捐金,建立了棲流所及在周邊建立義塚。
至1915年,長洲居民擴建棲流所,正式改名為長洲方便醫院,一直運作至1988年才停用。
【港古佬】每逢周日於【蘋果動新聞】播出
鳴謝:香港史學會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方便醫院位於大新街一號,泰興隆木廠後面。穿過方便醫院的門牌便能到達,整間醫院被鐵絲網包圍,從破窗中能夠窺探醫院內部,如正門的方便醫院牌匾以及一幅破爛的對聯。對聯寫著「門開方便好修行」,此句正是醫院的宗旨。殮房位處醫院的右方,被大量雜草包圍,要到達只能將草撥開,自行開闢道路。屋頂已經倒塌,門上牌匾寫有「長洲方便醫院的殮房」,下有盞破燈,破燈下寫有民國36年,代表殮房建於1947年。殮房內設施已全部搬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灌木雜草和昆蟲,但仍能想像當年貧苦無依的大眾,死後的屍體便是安放在此。
事實上,方便醫院前身的棲流所建於1872年。當年長洲人口並不多,卻有不少商人到該地貿易,但由於長洲一帶海峽非常危險,不少人因此葬身大海。東莞商人蔡良見到船難和島上貧病者,覺得他們好可憐,於是傾囊捐金,建立了棲流所及在周邊建立義塚。
至1915年,長洲居民擴建棲流所,正式改名為長洲方便醫院,一直運作至1988年才停用。
【港古佬】每逢周日於【蘋果動新聞】播出
鳴謝:香港史學會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