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中美貿易戰升溫,民間智囊團及專家紛紛為國家出謀獻策,構想各種打擊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奇招,其中一招內地網民近乎琅琅上口,就是中國政府大量拋售約1.2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令美債價格急跌,債息急升,觸發當地經濟危機,概念似乎行得通,但現實又是否可行?
本報訪問經濟學家,在現時中國持有美債的規模及比例下,沽售實際可對美國構成甚麼影響。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說:「邏輯上,沽售美債係harm對方經濟一個做法,亦少咗一個買家,最終會令債息升,牽一髮動全身,企業融資成本都會上升,當地經濟自然會受損。」而沽售美債後,中國不能獨善其身,原因是沽美債後,要處置手上美元難度高,「放喺櫃桶底?得嘅,但會冇咗每年2厘至3厘收入。」粗略估算,中國手上的美債資產,以約3厘計算,每年債息收入高達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
美息上升致走資
有「人幣熊」之稱的大和資本首席經濟師賴志文亦同意,沽售美債會令債價下跌,長債債息會上升,「yield(債息)升唔係一件好事,大家都認同,如果中國拋售美債壓力大,有可能會觸發危機」。
不過中國或會因此再度面臨資金流走,原因是美息上升,反而正中特朗普「強美元」的下懷,加快聯儲局利率正常化步伐,中國在面對美息上揚,坊間或會將資金換入美元,避免人民幣貶值風險,「沽美債聽落去係好勁、好正嘅行動,但會非常愚蠢,好似拎石頭扔自己隻腳」。
官媒《環球時報》前日似乎透露了另一招,就是打擊道指成份股上市公司。賴志文認為中國可以藉行政措施留難,但他認為美國手上籌碼較多,原因是中國出口到美國貨值,遠較美國出口至中國貨值為多,而美債雖然在中國手上,但美元控制權實際是在美國政府手裏,「無論如何中國亦處於下風」。
本報訪問經濟學家,在現時中國持有美債的規模及比例下,沽售實際可對美國構成甚麼影響。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說:「邏輯上,沽售美債係harm對方經濟一個做法,亦少咗一個買家,最終會令債息升,牽一髮動全身,企業融資成本都會上升,當地經濟自然會受損。」而沽售美債後,中國不能獨善其身,原因是沽美債後,要處置手上美元難度高,「放喺櫃桶底?得嘅,但會冇咗每年2厘至3厘收入。」粗略估算,中國手上的美債資產,以約3厘計算,每年債息收入高達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
美息上升致走資
有「人幣熊」之稱的大和資本首席經濟師賴志文亦同意,沽售美債會令債價下跌,長債債息會上升,「yield(債息)升唔係一件好事,大家都認同,如果中國拋售美債壓力大,有可能會觸發危機」。
不過中國或會因此再度面臨資金流走,原因是美息上升,反而正中特朗普「強美元」的下懷,加快聯儲局利率正常化步伐,中國在面對美息上揚,坊間或會將資金換入美元,避免人民幣貶值風險,「沽美債聽落去係好勁、好正嘅行動,但會非常愚蠢,好似拎石頭扔自己隻腳」。
官媒《環球時報》前日似乎透露了另一招,就是打擊道指成份股上市公司。賴志文認為中國可以藉行政措施留難,但他認為美國手上籌碼較多,原因是中國出口到美國貨值,遠較美國出口至中國貨值為多,而美債雖然在中國手上,但美元控制權實際是在美國政府手裏,「無論如何中國亦處於下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