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戒賭中心東華三院平和坊主任楊枬英表示,過去5年賭波求助個案不斷攀升,當中有一半個案屬賭波,且越趨年輕化,集中30歲以下青年,她提醒家長,如發現子女經濟和情緒大起大落,銀行單據增加便要留意,賭波者如發覺自己要用信用卡透支或借錢來賭,便是一個警號。
走堂賭波欠債10萬
楊枬英指,2012至2017年賭波佔求助個案由41%升至56%,2017年接獲197宗賭波求助個案。她指,過往賭波主要30至40歲,現時集中30歲以下,最年輕僅18歲。她解釋:「依家賭波用app下注,方便快捷,更可用信用卡找數,無形中令賭徒增加投注額,也可遲些先找數。」同時,賭波場數多,方式多樣化,「尤其是非法網站,每天有好多開盤,賭徒可以隨時追賭,令賭波更趨普及。」
她由2005年起協助賭徒戒賭,眼見越來越多年輕人賭波感到可惜,部份更因欠債產生自殺念頭,多年來最令她深刻是一名學業成績不俗、出身中產家庭的21歲大學生,「佢想經濟獨立,唔使靠父母,覺得用最短時間賺最多錢,就能肯定其存在價值。」因此,他除了在課餘時間做兼職外,還開始賭波,「每晚都唔瞓賭波,起初一贏錢便心雄,越賭越大,試過一晚上落超過一萬元,結果一年內已累積欠債達10萬元。」結果他因通宵達旦致經常走堂,令成績一落千丈,才驚覺要向戒賭中心求助,最終他密密兼職花逾1年多才還清債務。
楊枬英提醒家長,如發現子女經濟大上落大,「有時好似好有錢,有時好窮,要問你攞錢食飯,就要留意,如情緒起落大,有時好開心,有時無心機、沉默、焦慮,也要注意。」另外,家長亦可留意子女的銀行單據,是否經常瀏覽賭波網頁等。
■記者郭美華
走堂賭波欠債10萬
楊枬英指,2012至2017年賭波佔求助個案由41%升至56%,2017年接獲197宗賭波求助個案。她指,過往賭波主要30至40歲,現時集中30歲以下,最年輕僅18歲。她解釋:「依家賭波用app下注,方便快捷,更可用信用卡找數,無形中令賭徒增加投注額,也可遲些先找數。」同時,賭波場數多,方式多樣化,「尤其是非法網站,每天有好多開盤,賭徒可以隨時追賭,令賭波更趨普及。」
她由2005年起協助賭徒戒賭,眼見越來越多年輕人賭波感到可惜,部份更因欠債產生自殺念頭,多年來最令她深刻是一名學業成績不俗、出身中產家庭的21歲大學生,「佢想經濟獨立,唔使靠父母,覺得用最短時間賺最多錢,就能肯定其存在價值。」因此,他除了在課餘時間做兼職外,還開始賭波,「每晚都唔瞓賭波,起初一贏錢便心雄,越賭越大,試過一晚上落超過一萬元,結果一年內已累積欠債達10萬元。」結果他因通宵達旦致經常走堂,令成績一落千丈,才驚覺要向戒賭中心求助,最終他密密兼職花逾1年多才還清債務。
楊枬英提醒家長,如發現子女經濟大上落大,「有時好似好有錢,有時好窮,要問你攞錢食飯,就要留意,如情緒起落大,有時好開心,有時無心機、沉默、焦慮,也要注意。」另外,家長亦可留意子女的銀行單據,是否經常瀏覽賭波網頁等。
■記者郭美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