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沙中綫醜聞第4波 港鐵又隱瞞會展站畫錯圖則起錯牆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20日 11:52
2018年06月20日 11:52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港鐵剛就沙中綫會展站的支撐架問題向政府交報告,稱對工程有嚴密監管,但《蘋果》取得港鐵內部文件,發現會展站有工程人員因用詞不一而畫錯圖則,令兩幅連續牆被前後調轉安裝。承建商及港鐵監工全程未察覺,照批准涉事牆身落石屎,至全幅牆完成安裝才發現出錯;港鐵從沒公佈。有工程師形容失誤非常嚴重,會影響連續牆承托力。立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港鐵核查時只是「行禮如儀」地簽名,「成個監察制度完全崩潰」。今次是繼紅磡站月台鋼筋造假、土瓜灣站牆身削筋及會展站少放支撐架後,沙中綫第4波醜聞。
記者:梁御和
會展站設於地底,建造車站時,工程人員要先在地盤兩側鑽挖深溝,然後將鋼筋扎成鐵籠形狀,放進溝內再灌注石屎,造成月台及隧道的連續牆,最後才挖走兩側連續牆中間的泥土騰出車站空間。
《蘋果》取得由港鐵向承建商「禮頓——中國建築聯營」發出的不合格報告及禮頓內部發出的質量警報,內容顯示,分判商三寶建設的工人在設置鋼筋鐵籠時,錯誤將兩幅牆的鐵籠前後調轉,令鐵籠原本應面向挖掘車站方向的「主力面」,被錯誤地向站外泥土的方向安裝。翻查圖則,涉事兩幅連續牆互相連接,合共長約12米,位置靠近現時會展中心地底,屬未來的車站範圍以內。
專家:泥土壓力大或致倒塌
報告解釋,主設計顧問一向以「泥面」及「挖掘面」分別形容連續牆的兩個面向,但其中一位設計顧問卻在圖則改用「北面」及「南面」標示,令分判商在制訂施工圖時誤解出錯,而駐地盤員工及檢查人員全程都未有察覺問題,繼續按照錯誤的圖則進行安裝及檢查,直至完成落石屎工序才發現。
承建商未有將兩幅問題牆身「推倒重來」,但就更改設計,在牆身設置扶牆鑲板加固。報告提到有關方案當時已獲屋宇署批准,但就須重新提交圖則。記者昨向港鐵、路政署及屋宇署查詢,未獲回覆。
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指有關失誤非常嚴重,過去亦鮮有聽聞。他指地底連續牆要抵受來自泥土的壓力,牆身會一直受壓,迫向車站內的方向,故面向車站一邊的牆身受力最大,鋼筋層亦必須較粗較重,面向車站外的一邊牆身鋼筋層則會較輕及較幼,「依家調轉來裝,變咗一邊太多鐵(鋼筋),另一邊唔夠鐵,最嚴重可能倒塌」。
蘇又質疑承建商及港鐵監工未有按程序作妥善檢查,「呢個情況應該唔難發現,一邊粗,一邊幼,有晒對比,如果真係檢查過,點會睇唔到佢反轉?」他又指,如泥土壓力不是太大,可以在車站內的牆身加固補救,惟有關情況必須更改原有施工設計,一定要通報管理層及政府。
陳淑莊斥監察制度崩潰
港鐵聲稱監察制度完善,但紅磡站被揭造假,調查報告揭露月台層板曾有3支被剪短的鋼筋未被糾正就已落石屎;紅磡北隧道位置亦是鑿開石屎才發現有鋼筋接駁未達標準,今次已是第3次揭發有問題工程獲港鐵批准落石屎。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質疑港鐵職員在巡查時只是「行禮如儀」地簽名,「佢哋理應係睇晒圖則、好嚴謹咁去檢查」,最近連串醜聞反映「港鐵成個監察制度完全崩潰」。陳又指,即使港鐵在發現後已要求承建商糾正,港鐵及政府仍須向公眾交代事件。她促港鐵交代整個工程發出了多少不合格通知書,以及發出該文件的準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