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本年度公屋供應少四千伙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20日 09:01
2018年06月20日 09:0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公屋需求殷切,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已長達5.1年,大幅拋離3年上樓目標。消息指,房委會17/18年度原估算可編配2.54萬個公屋單位,惟實際僅得2.14萬個單位,較預期少約4,000個單位,即少逾一成半。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擔心,編配情況未如16/17年度理想,會令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延長。
據了解,17/18年度實際公屋單位編配量僅為21,397個公屋單位,較原本預期少一成半,當局解釋,主要因安泰邨及葵翠邨共3,505個單位落成日期比原來遲,至今年3月底仍未能入伙,加上欣田邨共4,688個單位於今年3月底才獲發佔用許可證,令部份租戶要延至5月才入伙。該約2.1萬個已編配單位中,約1.5萬個分配予公屋申請者,而當局原先估算今年度編配額應達1.8萬個單位,即實際編配單位少約3,000個。
或延長輪候時間
當局亦預計18/19年度可供編配單位共3.48萬個,包括2.31萬個新單位及1.17萬個翻新單位,公屋申請者可獲編配約2.5萬個單位,當中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編配額為2,200個單位。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16/17年度的公屋編配率接近100%,按過去經驗實際編配單位平均佔估算的88%,若未能達標,或會進一步延長公屋輪候時間。他又指18/19年度的估算編配單位數量較今年估算多近1萬個單位,惟每年都有新單位延遲落成或編配,「係咪實際編配到呢?都唔係太樂觀」。
翻查資料,16/17年度共有3.38萬個單位獲編配,與估算只差0.1%;15/16年度實際公屋編配落差達3成半,僅2.24萬個單位獲編配,因該年揭發「鉛水事件」導致多邨延遲落成。
■記者李詠希、鍾雅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