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際評論】侵侵拉攏金仔有原因中國未係特金會輸家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17日 06:35
2018年06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特金會背後的中美朝博奕》撰文:劉在名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韓領袖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的峰會於良好氣氛下落幕,於是有不少分析認為中國成為了特金會下的輸家。不過,峰會的主角特朗普卻在會後高調讚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促成峰會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果說峰會成功就等於中國「輸了」,那麼應如何解讀中國在峰會的角色呢?中國借出飛機給金正恩,難道真的只為他人作嫁衣裳?
特金會的首要議題是促成北韓棄核,這其實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中美立場向來相當一致。站在北京的角度,北韓與中國只相距一條鴨綠江,北韓境內發生任何核危機,中國感到的威脅肯定比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還要大,而且朝鮮半島一旦發生戰事,已經數十年未曾對外用兵的中國是否出兵助戰也將成困難抉擇。而在華府看來,如果成功迫使北韓棄核,不單是外交場上的重要勝利,也可以解除東亞盟友的核風險,同時可以縮減駐當地美軍的開支(特朗普會後已急不及待宣佈暫停美韓軍演),可謂一舉數得。從這個角度理解,中國外長王毅肯定美朝領袖破冰會面就並非是簡單的客套恭維說話,而是真實地反映了中方希望會議能在棄核方面取得進展。不過,中美這個如意算盤顯然打不響,因為金正恩要保住政權恰恰最需要的就是核武,利比亞狂人卡達菲被阿拉伯之春推翻後,四處逃竄仍避不過成為叛軍槍下亡魂的下場,金正恩應該相當警愓。
中國想聯同美國逼北韓棄核,而美國就更想在棄核之外,趁峰會把北韓從中國身邊拉過來。對於中國來說,北韓是用來阻隔與西方衝突的重要緩衝地帶,失掉北韓,駐韓美軍就有機會壓至家門口,因此中國才會不惜花費大量資源撐起金氏政權,北韓外貿份額中國佔了九成,糧、油、煤炭等必需品亦幾乎全來自中國,中國可以說掌握了北韓的經濟命脈。但南韓傳媒曾經披露金正恩正欲嘗試走越南的開放模式,務求在經濟上更加自主來擺脫中國的影響,華府想幫平壤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讓北韓「富起來」,特金會有趣的一幕就是特朗普向金正恩推銷,可以在曾經核試的海邊沙灘建住宅。
但令北韓煩惱的是,今天美國是因為有一個不怕天下悠悠眾口的特朗普當總統,才能夠信誓旦旦給予北韓「獨一無二」的安全保證,如果往後不幸地換了與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理念相近的人上台,那就很難設想了。因此,即使在發展經濟上與美國想法近一些,但要保住北韓的獨裁政權,金正恩始終與中國才是「臭味相投」,起碼北京不會指摘勞動黨是一黨專政,也不會批評金正恩長期統治北韓。
從以上博奕框架分析今次特金會,中國與美國同樣都是想令北韓棄核,但這個目標顯然沒有成果,整個峰會都沒有提出過棄核的時間表,美國反過來也沒有具體提及怎樣撤銷對北韓的制裁,雙方在經濟上的合作仍只屬「無米粥」。毋庸置疑的是,今次特金會是中美朝三方角力最耀眼的一個回合,但也得客觀承認,峰會並沒有實質改變三方博奕格局。暫時只能作璧上觀的中國絕對不會是峰會的「嬴家」,但只要北韓未有倒向美國,中國在三方博奕中同樣不算落於下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