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沈祖堯籲毋須過慮:篩查應着重50歲以上長青網文章

2018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6月13日 07:58
2018年06月13日 07:58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雖然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但腸胃科專家、中大醫學院莫慶堯醫學教授沈祖堯指出,年齡仍是大腸癌的最大風險因素,若年紀未到50歲的人士,除非家族成員曾患大腸癌,否則毋須過慮「即刻就照腸鏡」。他並指,如果本港大腸癌篩查再進一步下調至50歲以下群組,擔心會對公營醫療系統構成很大負擔。
擴大受惠對象或延長輪候
根據中大醫院收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分析,本港55歲或以下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及結腸癌)個案發病率,由1988年的每10萬人口約4宗,增至2007年每10萬人口約5至6宗。55歲以上年齡層,則由1988年的每10萬人口約50宗,增至每10萬人口約70宗。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講師雷諾信認為,結果顯示55歲或以下人士的發病率仍相對低。即使臨床個案,最年輕的都是40歲左右人士,這類個案少之又少。
沈祖堯則稱,大腸癌篩查應着力於50歲或以上年齡層,若再進一步擴大受惠對象,或致輪候接受腸鏡甚至切割瘜肉手術的時間不斷延長,對公營醫療系統構成嚴重負擔。根據財政預算案公佈,衞生署將會把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恒常化,資助範圍由60歲至75歲,擴大至50歲至75歲人士,但未有確實時間表。
■記者于健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