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狂操備戰半馬 女跑手10日後骨折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8日 06:35
2018年05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近年本港運動風氣漸盛,同時運動創傷個案亦趨增。有骨科醫生指出,不少慢性創傷個案在初期只有肌肉痛,惟之後一段時間才引發過勞性骨折;有年近40的女士跑半馬拉松中途腿部劇痛,但逾10日後始能透過X光片發現左小腿骨折,至今仍需接受物理治療。醫生提醒市民做運動應循序漸進、量力而為,不宜過勞或過度訓練。
屯門醫院矯形及創傷科顧問醫生尹耀宗表示,近年慢性運動創傷個案有上升趨勢,大多與過勞、過度訓練等有關。不少個案本身沒有妥善規劃訓練日程、分配休息時間而受傷。曾有一名39歲女士,雖有兩次跑半馬拉松經驗,但一直沒有定期及恒常的訓練習慣。該女士今年再度報名參加半馬,並只在賽前一個月突然大幅加強訓練密度,每周跑最少3次、每次逾10公里。
劇痛退賽 求診未見創傷
尹指,該女士於比賽當日跑到西隧一段賽道時,左前足劇痛,需退出比賽並接受急救。她翌日到急症室求診時,X光片沒顯示有創傷;惟之後痛楚持續,10日後她再去急症室照X光,始發現左腳脛骨有裂痕,屬典型的過勞性骨折。尹指該女士需打石膏、腳不可觸地,至今仍需接受物理治療,料仍需一段時間才完全康復。尹認為同類個案近年因為運動風氣熾熱而增加,提醒市民要量力而為,恒常定期訓練才能保護骨骼免受過量壓力。
伊利沙伯醫院矯形及創傷科顧問醫生黃有濱則表示,部份骨科創傷未必嚴重或需手術治療,但年輕人或往往因此而不求醫,令病情惡化。以較常見的肩關節脫骹為例,有研究發現20歲年齡的脫骹復發機率高達92%。以往曾有個案,脫骹後長期沒求醫,打噴嚏、睡覺期間也會脫骹,嚴重影響生活,提醒市民應及早求醫。
■記者于健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