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核數工序繁多,很多時核數師通宵達旦都未必能夠完成,近年核數標準更是不停提高,令核數工作量大到不切實際的地步,實在非行業之福。
讀者們只要比較一下2017年和2015年的年報,就會發現獨立核數師報告長了一倍有多。主要是因為核數師多了兩個重責:第一,就是要指出該公司高風險的關鍵審計事項(Key Audit Matters),並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審核;第二,就是要閱讀年報的其他信息(Other Information),以檢視年報資訊有否與財務報表有重大的不一致。這兩項程序其實都要花費大量資源才能完成,例如關鍵審計事項,核數師就有機會要進行大量內部專業諮詢,並作出妥善記錄和額外審計步驟。除此以外,還有每年都更新的國際會計準則,都在不停增加各項披露,這些都令核數師的工作更沉重。
另外,會計師公會和各大會計師樓每年都會對核數項目進行抽樣檢查,以評估核數質素是否達標。這類評估通常都會發現數十個可改善的地方,然後就會自動納入下年的審核必做程序。試想像每年都這樣改善,不出數年工作量就可以翻一番,尤其是近年核數師責任增加,一出錯隨時負上刑責,使這種「有做多,冇做錯」的風氣更盛行。
可惜的是,縱使標準不停提高,但核數人手通常都沒有相應調整,結果資源有限下,核數師很多時只能草草了事。高標準不但未必能帶來高質素,甚至有反效果,實在諷刺。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
http://facebook.com/AuditSlave/
本欄逢周五刊出
讀者們只要比較一下2017年和2015年的年報,就會發現獨立核數師報告長了一倍有多。主要是因為核數師多了兩個重責:第一,就是要指出該公司高風險的關鍵審計事項(Key Audit Matters),並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審核;第二,就是要閱讀年報的其他信息(Other Information),以檢視年報資訊有否與財務報表有重大的不一致。這兩項程序其實都要花費大量資源才能完成,例如關鍵審計事項,核數師就有機會要進行大量內部專業諮詢,並作出妥善記錄和額外審計步驟。除此以外,還有每年都更新的國際會計準則,都在不停增加各項披露,這些都令核數師的工作更沉重。
另外,會計師公會和各大會計師樓每年都會對核數項目進行抽樣檢查,以評估核數質素是否達標。這類評估通常都會發現數十個可改善的地方,然後就會自動納入下年的審核必做程序。試想像每年都這樣改善,不出數年工作量就可以翻一番,尤其是近年核數師責任增加,一出錯隨時負上刑責,使這種「有做多,冇做錯」的風氣更盛行。
可惜的是,縱使標準不停提高,但核數人手通常都沒有相應調整,結果資源有限下,核數師很多時只能草草了事。高標準不但未必能帶來高質素,甚至有反效果,實在諷刺。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
http://facebook.com/AuditSlave/
本欄逢周五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