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hat we are reading:識玩識食要返宋朝長青網文章

2018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4月29日 05:35
2018年04月2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近日,中史書字眼爭議升溫,不少人都認為教育局是多此一舉,背後有政治考慮。雖然今次書評也是講歷史,但我們是要回到千年前的宋朝,相信無甚麼可以被教育局「抽秤」。
千多年前的南北宋是中國史上國土最細,經常遭受鄰國如金、西夏侵擾蹂躪,連年進貢銀幾十萬,以換取短暫的邊境和平;再加上當時王安石變法導致的新舊黨爭、岳飛北征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終被「莫須有」罪名賜死等為人熟悉的歷史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宋朝在內憂外患之下,衰弱不堪是中國史上最不堪的「廢柴」朝代。
不過,如果是廢柴又如何苟存300多年呢──這數字比後來的元、明兩朝時間也要長,可見其對中國發展有更為重要的影響。事實也的確如此,連年戰爭刺激了南宋發展經濟及科技。例如火藥雖不是宋代人發明,但當時火藥製造技術提升,更常出現於戰場中,與來自北方的騎兵抗衡,彌補戰馬不足的先天致命傷。又例如,宋朝因為北方邊境問題,更加大力促進航海技術,找尋更多貿易機會。
當然,這並不是《杭州日報》的歷史文化作家陳華勝在《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的重點,而是想帶大家回到宋朝看看當時是否真的這樣兵荒馬亂。
先說藝術方面,不得不提宋徽宗趙佶自創「瘦金書」字體,其在書畫上的花押更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連皇帝也是一個造詣極高的藝術家,可見宋人平均都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宋徽宗更被清代文人王士禎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即使超有藝術細胞的宋朝皇帝無能,年薪換算起來大概有1,800多萬港元,全球現今所有政府首長無人能及──畢竟宋朝GDP佔當時全球一半以上,有這麼高人工也說得過去,尤其當時皇帝每天都要懼怕來自北方的威脅,當是一種補償吧!
另外,宋朝造瓷技術高超,所謂中國五大名窯都是在那個年代誕生;此後的元明清代製造的瓷器亦是以宋瓷為基礎作藍本,但後人仍無法超越其技術製作出更精美的瓷器。題外話:月頭拍賣、全球私人收藏僅有四件,你覺得普通到不行的宋瓷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就盛惠2.94億港元,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話明活色生香,自然要講食。當時最懂得食的著名人士一定是蘇東坡。即使被貶官,生活拮据,但蘇東坡仍慶幸當時黃州的豬肉非常便宜。結果蘇東坡天天吃肉,更特別鑽研煨燉豬肉的方法,創製馳名的東坡肉,並寫下《豬肉頌》,被貶官也風騷快活果然是才子: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小肥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