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胃藥含鹼性金屬 長服會便秘 染幽門螺旋菌須用抗生素長青網文章

2018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3月19日 23:35
2018年03月19日 23: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胃部不適、胃痛非常普遍,一粒胃藥是否就能解決問題?腸胃及肝臟科醫生指市面的胃藥主要是中和胃酸及化胃氣,前者藥效較弱亦不持久,後者則是吸走胃部過多氣體,雖然服食這些藥物副作用甚微,但若長期服食,有機會引致便秘或腹瀉。胃炎及胃潰瘍除因胃酸過多引致外,亦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旋菌,應以抗生素治療才有效。
記者:伍雅謙
港人經常出現胃部問題,胃潰瘍、胃炎、胃酸倒流、消化不良、功能性胃病如胃焦慮或壓力性胃病等,均屬常見症狀。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姚志謙指出,胃部不適其實需要清楚斷症,因胃炎及胃潰瘍可以由細菌如幽門螺旋菌感染,亦可能是胃酸過多引致,一般人難以分辨,需透過照胃鏡檢查,視乎胃黏膜狀況才能斷症及用藥。
姚指,幽門螺旋菌感染引致的胃病,需使用混合抗生素治療。胃酸過多令胃部受損、發炎、胃潰瘍或胃酸倒流等症狀,便需使用針對胃酸的藥物,故若持續兩周出現胃部不適,需盡快求醫。
不少人胃部不適,會自行購買胃藥紓緩症狀。姚稱,市民能自行購買的胃藥,成份大多以鹼性藥物來中和胃酸,主要為鋁及鎂等鹼性金屬,藥效不強亦不持久,因為胃酸分泌可達數百毫升,只用一、兩粒胃藥中和酸性,療效難以確定。至於醫生處方的抑制胃酸藥物,有組織胺二型受體對抗劑,能直接抑制胃酸的分泌,但抑制最持久的是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經由抑制質子,令胃部細胞無法分泌酸性。
緊張常吞口水可致胃脹
市面胃藥除有中和胃酸功效外,大多同時含有化胃氣成份。姚指,胃氣脹及胃部多氣是一種症狀,可以由胃潰瘍引起,亦有不少人經常「噯氣」,是因功能性胃病如胃焦慮等引致,這類患者因為經常緊張,會較頻密地吞嚥口水,便吞下不少空氣。化胃氣藥主要是吸走胃部過多的氣體,惟若因緊張引致胃脹,「嗰頭畀啲化氣嘅藥佢,呢頭又不斷頻密地吞口水,都會令化氣藥效果有限」,亦有患者是因進食太急、經常飲用有氣飲品及「o趙香口膠」等,令胃部較多氣。部份病人胃脹時會感到心跳加快,是與胃部自主神經系統有關,因神經反射令心臟不適。
Image removed.
中和胃酸藥僅短暫紓緩
對於市民自行服用胃藥,姚稱,最普遍的胃病,可能是短暫的腸胃炎引起的胃部不適,由過濾性病毒令胃部敏感及疼痛,腸胃炎本身約2至3日能自行康復,其間服食少許中和胃酸及化胃氣的藥物,可令症狀得以紓緩,亦無不可。若因進食過量,令腸胃無法負荷引致消化不良,胃部有機會分泌較多胃酸及出現胃酸倒流,自行購買胃藥紓緩短暫分泌失調亦可,但若情況持續1至2周,便有機會是其他病症,有需要求診。
姚指,沒有一隻胃藥能抑制所有胃酸,從而導致食物無法消化,胃酸亦只是消化系統一部份,腸道亦有其他酵素幫助消化,故自行服用中和胃酸的藥物,也不會減慢消化過程,但長期服食胃藥,有機會因進食太多出現便秘或腹瀉,故不宜長期自行購買成藥處理胃部問題。有病人便因自行服食太多胃藥,出現便秘求診,提醒只要停藥,便能改善便秘情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