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公佈年結報告,去年共接獲3,983宗中毒個案,當中39人死亡。中心表示部份中毒個案涉誤服家居用品,有男子收到朋友贈送的日本浴鹽,看到包裝上的「湯」字以為是粟米湯沖水誤飲,更有一名80歲老翁將暖包的鐵粉誤當芝麻糊食用,在5日內食了3包才發現。醫生提醒市民在送禮時要清楚說明用途,以免發生誤會。
中年漢浴鹽當粟米湯
誤服日本浴鹽的是一名50歲男子,收到朋友在日本買回來的浴鹽,因包裝上有「湯」字,又看不明白包裝上其他日文字,誤以為是粟米湯沖水飲用,他一飲便知味道不妥,更感到喉嚨灼痛,於是到醫院求診,幸無大礙。中心副顧問醫生陳志強表示,「湯」在日語中是熱水的意思,並非可飲用的湯,浴鹽一般在浴缸中開水使用,若只用一杯水來沖並整杯飲用,可以非常嚴重,會出現嘔吐等症狀。
至於誤食暖包的老翁,是有家人在冬天時送他暖包,卻沒有向他解釋用法,老翁以為是即食芝麻糊沖水吃,在5日內吃了3包暖包,最終家人和他傾談時才發現,送院後發現他腸胃和大便中充滿鐵粉,醫院開通便藥助他排出鐵粉,幸無嚴重病徵。
陳志強表示近年都有誤服暖包個案,因暖包中的鐵粉並不溶於水,食用的話會有很多渣,相信老翁年紀大,認知和感官較差,才會吃了3包都不察覺。他警告,吞下暖包中的鐵粉會出現腸胃不適和嘔吐,在台灣更有嚴重個案可致胃潰瘍,若長期吸入太多甚至會出現鐵中毒。
陳志強指部份家居用品例如洗衣球、水管清潔棒等,色彩繽紛並帶有香味,容易令兒童和長者誤服,去年有兩名分別15個月和17個月大兒童誤將色彩繽紛的水管清潔棒當糖果放進口,幸家人及時發現阻止未有吞下,並將他們送院檢查。他提醒市民在送禮給別人,尤其送給長者時,應清楚說明用途。
另外,去年發生一宗魔鬼魚刺傷中毒個案,一名49歲女子在西貢潛水時游近一條魔鬼魚,右手被魔鬼魚尾部的毒刺刺傷,即出現麻痹和瘀痛,需送院做手術處理,幸無生命危險。陳志強表示,魔鬼魚的刺有毒液,若刺中主要器官如心臟足以致命,提醒市民不要接近。
■記者鄧力行
中年漢浴鹽當粟米湯
誤服日本浴鹽的是一名50歲男子,收到朋友在日本買回來的浴鹽,因包裝上有「湯」字,又看不明白包裝上其他日文字,誤以為是粟米湯沖水飲用,他一飲便知味道不妥,更感到喉嚨灼痛,於是到醫院求診,幸無大礙。中心副顧問醫生陳志強表示,「湯」在日語中是熱水的意思,並非可飲用的湯,浴鹽一般在浴缸中開水使用,若只用一杯水來沖並整杯飲用,可以非常嚴重,會出現嘔吐等症狀。
至於誤食暖包的老翁,是有家人在冬天時送他暖包,卻沒有向他解釋用法,老翁以為是即食芝麻糊沖水吃,在5日內吃了3包暖包,最終家人和他傾談時才發現,送院後發現他腸胃和大便中充滿鐵粉,醫院開通便藥助他排出鐵粉,幸無嚴重病徵。
陳志強表示近年都有誤服暖包個案,因暖包中的鐵粉並不溶於水,食用的話會有很多渣,相信老翁年紀大,認知和感官較差,才會吃了3包都不察覺。他警告,吞下暖包中的鐵粉會出現腸胃不適和嘔吐,在台灣更有嚴重個案可致胃潰瘍,若長期吸入太多甚至會出現鐵中毒。
陳志強指部份家居用品例如洗衣球、水管清潔棒等,色彩繽紛並帶有香味,容易令兒童和長者誤服,去年有兩名分別15個月和17個月大兒童誤將色彩繽紛的水管清潔棒當糖果放進口,幸家人及時發現阻止未有吞下,並將他們送院檢查。他提醒市民在送禮給別人,尤其送給長者時,應清楚說明用途。
另外,去年發生一宗魔鬼魚刺傷中毒個案,一名49歲女子在西貢潛水時游近一條魔鬼魚,右手被魔鬼魚尾部的毒刺刺傷,即出現麻痹和瘀痛,需送院做手術處理,幸無生命危險。陳志強表示,魔鬼魚的刺有毒液,若刺中主要器官如心臟足以致命,提醒市民不要接近。
■記者鄧力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