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1年剛來臨,先祝大家今年各方面都豐收。每年開始時,股市中人都會談「1月效應」,即是如果1月升,全年升的機會便大得多,反之亦然。這論調不能說沒有根據,因為不少基金經理都會在放完聖誕及新年假之後,調整他們的投資組合,所以未來兩個星期,港股走勢如何,一定程度上會反映基金經理的投資取態。
筆者沒能力做一個詳盡的統計,不過,從去年11月以來的市場情緒來看,中短線來說,不見得環球資金對於投資中、港股票會特別熱中。
3大隱憂:通脹 歐債 美復蘇
暫時可以看到的是,2011年港股仍有3大隱憂﹕第一當然是通脹。內地剛公布的PMI指數回落幅度較預期大,由55.2回落至53.9,反映企業生產成本的購進價格指數,亦大幅回落6.8個百分點,這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自11月初高位回落脗合。但近期商品價格已回升,加上臨近年底內地廣義貨幣供應(M2)的增速反彈,估計至第二季內地通脹會再肆虐。
高通脹會令企業邊際利潤受壓,打擊投資氣氛。反而人民幣的升值步伐將會加快。以2008年上半年為例,內地通脹率衝上8%,人民幣半年內便升值了6%【圖表1】。今年上半年歷史有機會重演。但高通脹導致的升值,未必可支持中資股上升,08年上半年國指反覆下跌就是鑑戒。
第二個隱憂是已成為市場「風土病」的歐債問題。最有機會先倒下的當然是葡萄牙,但焦點會是西班牙,西班牙的銀行今年估計要融資850億歐元,市場估計一旦西班牙「出事」,動用的資金會近4000億歐元,非歐洲現有機制所能支撐。歐債問題在2011年會不時拖新興市場、包括港股的後腿。
第三個隱憂是美國復蘇。上周四美國公布的新申領失業救濟是兩年半以來,首次跌穿40萬。11月二手樓買賣合約簽訂數據,亦較市場預期為佳。美國經濟好,資金會回流美國,對中、港股市不利。反而最理想是美國經濟「半死不活」,QE(量化寬鬆)持續,這樣,亞洲風光獨好,資金才會東來。
所以總體來說,港股2011年開局未必會太好,至少在未來兩三個月,還是上落市居多。可能要踏入第二季才能再展升浪。大除夕內地A股在港股休市後拔足上升,有利中資股今天的表現。但從技術分析,上證指數要升越2850點,即返回早前跌破的上升軌之上,才能確認轉危為安。
短線投資 可選重慶農商行
短線投資對象可以留意去年底的另一新股遺珠重慶農村商業銀行(3618)。今年啟動的「十二五規劃」,發展重點西移是必然趨勢。重慶作為西部龍頭地位亦日益明顯。近日重慶市長黃奇帆在內地人氣急升,重慶上周亦成立了內地第4個金融資產交易所,反映中央的支持。
重農行是重慶第一大銀行,當在港上市的其他內銀股皆出現資產負債表增長放慢的憂慮時,重農行的存款基礎卻急速上升。2007年至09年3年內,存款總額複合年增長率達26.3%,令到貸存比率只有61.76%,增長空間廣闊。加上上市集資之後,股本大升,業務擴張無後顧之憂。
重農行來自縣域的存款佔總存款67%,縣域貸款佔總貸款47%。國策要求銀行增加向「三農」貸款,加上重慶的城市化速度一直高於全國平均,都有助重農行貸款增長。當然重農行的不良貸款率較高,撥備覆蓋比率亦較同業低,但只要業務持續高增長,假以時日可達到內銀的平均水平。 重農行去年底市帳率1.71倍,較同以縣域銀行作賣點的農行(1288)的1.93倍低,論增長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基金公司Capital Research不斷增持,股價在5.1元亦已築底【圖表2】,不妨買入。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