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有「仙橋霧鎖」之稱的山頂盧吉道因狹窄多彎被列為行車禁區,昨大年初二清晨6時許,六旬的士司機疑在濃霧下迷路駕車誤闖盧吉道,致每到彎位便遭「卡着」,司機卻選擇驅車強行前進,結果多次撞欄導致爆胎被困,險象環生,惹來晨運客圍觀拍照變城中熱話。拖車公司需花3小時才把的士救離險境,警方已票控的士司機擅闖禁區。
記者:徐雲庭 胡恩宏
涉事60歲的士司機姓劉,據悉他清晨載客上山頂後因迷路,遂被困濃霧及寒風中多個小時致疲累不堪,他更要負擔告票、拖車及修車費料逾6,000元,有市民同情他遭遇,又指類似的盧吉道困車事件每年都有數宗。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建議當局在盧吉道入口設閘又或是活動橫桿,免再有外間車輛誤闖禁區對途人造成危險。
司機遭票控
事發昨晨6時許,當時濃霧封鎖山項,盧吉道上亦有不少晨運客及龍友,但白濛濛在霧中卻突出現「不速之客」即一架空載市區的士。據讀者鄧小姐拍下片段,當時的士已被困在一個彎位,不時傳出引擎轉動聲,司機不斷扭軚又前又後,幾經辛苦才成功駛出彎位,強行前進,車身卻不住撞欄致連環發出碰撞硬物響聲,現場嘩聲四起。待的士駛離一個彎位後不到兩秒,又被前面另一個彎位卡着,情況驚險兼尷尬。
鄧小姐稱她當時與朋友在盧吉道打算影日出,但因大霧影不成,卻見到的士誤闖,鄧女當時與朋友曾善意建議司機倒車離開:「但佢可能手車唔係咁好,又無咁嘅經驗,遂堅持一路向前駛,簡直係自殺式整爛架車!」當時不少晨運客均見情景難得一見,紛紛舉手機影相拍片放上網,成城中熱話。
宋先生當時同樣在盧吉道欲影日出,他指有師兄突忙着收拾相機及三腳架,並向眾人大叫:「有架的士衝緊過嚟!」言猶在耳他便聽到「砰砰聲」,過一會便看到的士在彎位被卡住。宋先生形容的士縱被困時卻仍「踩油向前係咁撞」,眾人遂決定「收晒器材即刻走」,但宋笑稱「唔知司機係飲醉定食藥失控」。
警方發言人指昨晨9時35分接報,指有車輛進入盧吉道造成阻塞。警員到場發現涉事的士違反交通標誌進入禁區,遂協助司機掉頭駛走,然後向60歲姓劉的士司機發出45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盧吉道屬禁區,因部份路段只闊約1.7米至1.9米,沿路更有37個路彎,故除非得到運輸署發出許可證,否則車輛不能使用該道路。記者昨見到盧吉道及夏力道入口均有路牌寫明「持許可證者方可進入」,而警方後亦在入口處放置雪糕筒提醒駕駛者不要駛入。
記者:徐雲庭 胡恩宏
涉事60歲的士司機姓劉,據悉他清晨載客上山頂後因迷路,遂被困濃霧及寒風中多個小時致疲累不堪,他更要負擔告票、拖車及修車費料逾6,000元,有市民同情他遭遇,又指類似的盧吉道困車事件每年都有數宗。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建議當局在盧吉道入口設閘又或是活動橫桿,免再有外間車輛誤闖禁區對途人造成危險。
司機遭票控
事發昨晨6時許,當時濃霧封鎖山項,盧吉道上亦有不少晨運客及龍友,但白濛濛在霧中卻突出現「不速之客」即一架空載市區的士。據讀者鄧小姐拍下片段,當時的士已被困在一個彎位,不時傳出引擎轉動聲,司機不斷扭軚又前又後,幾經辛苦才成功駛出彎位,強行前進,車身卻不住撞欄致連環發出碰撞硬物響聲,現場嘩聲四起。待的士駛離一個彎位後不到兩秒,又被前面另一個彎位卡着,情況驚險兼尷尬。
鄧小姐稱她當時與朋友在盧吉道打算影日出,但因大霧影不成,卻見到的士誤闖,鄧女當時與朋友曾善意建議司機倒車離開:「但佢可能手車唔係咁好,又無咁嘅經驗,遂堅持一路向前駛,簡直係自殺式整爛架車!」當時不少晨運客均見情景難得一見,紛紛舉手機影相拍片放上網,成城中熱話。
宋先生當時同樣在盧吉道欲影日出,他指有師兄突忙着收拾相機及三腳架,並向眾人大叫:「有架的士衝緊過嚟!」言猶在耳他便聽到「砰砰聲」,過一會便看到的士在彎位被卡住。宋先生形容的士縱被困時卻仍「踩油向前係咁撞」,眾人遂決定「收晒器材即刻走」,但宋笑稱「唔知司機係飲醉定食藥失控」。
警方發言人指昨晨9時35分接報,指有車輛進入盧吉道造成阻塞。警員到場發現涉事的士違反交通標誌進入禁區,遂協助司機掉頭駛走,然後向60歲姓劉的士司機發出45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盧吉道屬禁區,因部份路段只闊約1.7米至1.9米,沿路更有37個路彎,故除非得到運輸署發出許可證,否則車輛不能使用該道路。記者昨見到盧吉道及夏力道入口均有路牌寫明「持許可證者方可進入」,而警方後亦在入口處放置雪糕筒提醒駕駛者不要駛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