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早前認可12間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審議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的核數工作,京都天華(Grant Thornton)榜上有名。京都天華首席合伙人林敬義表示,此認可等同國家級的「Q嘜」認證,有助擴展業務,因此未來5年會擴充人手,由1600人增至5000人。他預期「12間」會忙於增加人手,但短期內不會出現減價戰。
聘12指定核數 內企不必編兩份財報
現時在港上市的A+H股內地企業有64家,H股就有近100家。過去A+H股企業需要編制兩份財務報告,一份按內地會計準則,另一份則按香港認可的國際會計準則。新安排下,內地企業可聘用12家認可的事務所,按內地準制編制一份財務報表,毋須再按香港要求多編一份。
京都天華於1981年成立,是英國的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會計公司成員所。
林敬義指「12家」認同,等同於頒發Q嘜,「除了有資格簽發A、H股,也引證此12家事務所,是國家認同的高質素事務所,對爭取A、H股以外的工作有幫助。」京都天華現時審計工作佔公司營業額八、九成,未來也會增加資源在非審計業務,並預計5年後,審計工作調整至五、六成,相對會增加稅務及商務諮詢等。
以往四大事務所,即畢馬威、羅兵咸、安永、德勤在內地有分所,處理A、H股核數工作有優勢,現時增多8家事務所競爭,會否出現減價戰?林敬義稱,「不會立即出現(減價戰),因為現時會計界有人手短缺問題。如果處於金融海嘯,或會出現減價,但現時經濟環境並不差,不存在急劇價格轉變。」他指以前要兩家事務處理核數工作,現由一家兼顧,他預計,非四大的核數開支可節省四成。
內地會計師 向客戶直指問題
外間最擔心內地事務所的質素,林敬義由1992年從英國回港,開始與大陸會計師接觸。他指內地會計界目前已煥然一新,有幾間內地事務所的水平,已達到國際水平。他又指兩地會計師對待客戶的文化,並非外界以為,內地會計師一定要聽客戶指示。香港會計師向客戶表達意見時,會較婉轉講出問題,相反,大陸會計師會直接指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