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時代小人物系列﹕傷殘證成廢紙 越戰老兵受唾棄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7日 05:59
2010年12月27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就差一粒米的距離,大牙都掉了。」在中越戰爭中,越軍炮彈在解放軍戰士程兆輝身旁2米外爆炸,多塊彈片打入他體內,其中一塊擊中右耳下部並穿過面部,與主神經僅差毫釐……然而,為國作戰、逃出鬼門關後,迎接程兆輝的並不是衣錦還鄉的安逸,而是貧困與無助,令他成了全職訪民(上訪者)。

四面沒有粉刷的牆內,露出顏色各異的幾種磚頭。除了一支光管、兩台風扇、一個電飯煲外,屋內無其他電器。不僅居住環境簡陋,他還因無力同時支付兩個兒子的學費,令幼子在初中時輟學。面對這些,他手中的《傷殘軍人證》儼然廢紙一張。程兆輝在上訪信中寫道:「我身體傷殘自問對得住國家,對得起人民,但是我卻受世人唾棄。」

負債數萬 幼子被迫輟學

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地方政府要供養因戰傷殘軍人終生,且確保其生活水平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然而,這名戰爭英雄自嘲「受世人唾棄」並不為過。程兆輝是佛山南海區九江人,19歲時參加中越戰爭被炮彈重傷,患上了綜合性耳聾和面部神經麻痹,鑑定為三等傷殘(一等最重,十等最輕)。退役10年後,工作單位忽然「遺失」了他的人事檔案,令其傷殘軍人的待遇即時「無法落實」。同年,他被安排「休息」,沒有下崗救濟金,亦沒有退休保障。

在多次求助有關部門無效後,程兆輝開始做臨時工養家餬口。然而每當他申請從臨時工人轉成正式員工,享受醫療和社會保障待遇時,都遭到無情解僱。「(原因)太明顯了,(負擔)殘疾人的醫療壓力太大。」程兆輝無奈地嘆氣道。不能幹粗活、文化程度有限的他收入相當微薄,在數百元低保金和傷殘金幫補下,他至今仍然是「月光族」。同時,為負擔醫療費、生活費和子女學費,程兆輝至今仍欠有數萬元債務。

「全職訪民」 聲援各地老兵

程兆輝的困境在參戰軍人中並不罕見。九江參戰人員戰友會會長馮仁昌表示,包括中越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在內,九江戰友會有100名參戰老兵,絕大部分待遇未獲落實。九江一眾老兵也曾集體找鎮政府領導商量待遇問題,得到的回覆竟是「誰找你們打仗的,你們就找誰談」。

走投無路下,程兆輝成為了「全職訪民」,並踴躍聲援各地老兵爭取改善待遇的活動。今年2月,在參加聲援肇慶老兵活動時,程兆輝等多名老兵被當局拘留,釋放回家後,又遭到來歷不明人員毆打,「要死我20歲就死過了。」這名走過槍林彈雨的戰爭英雄表示,「這是自己應得的待遇,怎麼抓、怎麼殺,我都不怕!」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