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鐵騎士在葵涌貨櫃碼頭南路遭前方一輛正在掉頭的貨車「閘住」來回兩線,電單車收掣不及猛撞貨車,造成一死一命危意外。有專家分析現場路面情況指,事發路段雖非限制掉頭,但屬微右彎,加上凌晨視線昏暗,鐵騎士高速入彎時難以察覺貨車,至發現時已太遲,認為貨車司機需為事件負上最大責任。
應選避車處掉頭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觀看車禍圖片後分析,上址屬雙線雙程行車,路中有虛線,容許汽車掉頭,但司機需按照確認路面安全情況下方可掉頭的交通規則,由於貨車事發一刻橫佔來回兩線,明顯不能用「一手軚」轉向,需耗費更多時間,故上址不是大貨車理想的掉頭位置,司機應選擇在有避車處偷位及迴旋處轉彎。
李指現場燈光昏暗,大貨車轉彎橫亙兩線時,車燈方向剛好不在路面正前或正後方閃亮,而鐵騎士一般會慣性踩油加速入彎,以保持車身穩定及減低離心力,當他發現將會撞上貨車時已太遲,結果撞上貨車尾板,引致嚴重傷亡。
■記者胡恩宏、黃麗英
應選避車處掉頭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觀看車禍圖片後分析,上址屬雙線雙程行車,路中有虛線,容許汽車掉頭,但司機需按照確認路面安全情況下方可掉頭的交通規則,由於貨車事發一刻橫佔來回兩線,明顯不能用「一手軚」轉向,需耗費更多時間,故上址不是大貨車理想的掉頭位置,司機應選擇在有避車處偷位及迴旋處轉彎。
李指現場燈光昏暗,大貨車轉彎橫亙兩線時,車燈方向剛好不在路面正前或正後方閃亮,而鐵騎士一般會慣性踩油加速入彎,以保持車身穩定及減低離心力,當他發現將會撞上貨車時已太遲,結果撞上貨車尾板,引致嚴重傷亡。
■記者胡恩宏、黃麗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