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述醫術:毛細胞白血病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15日 06:35
2017年1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毛細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aemia)屬罕見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aemia),癌細胞源自B淋巴細胞(B lymphocytes),病者平均年齡一般超過五十歲。
癌細胞生長速度緩慢,早期病徵可能不太明顯;患者脾臟脹大,骨髓受癌細胞滲透(marrow infiltration),並有骨髓纖維化現象(myelofibrosis),癌細胞多有BRAF基因突變現象。
骨髓功能異常導致貧血,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亦可能減少(leuc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病者易受細菌污染,例如肺炎,又或出現流血難止現象(bleeding tendency)。
在顯微鏡下,癌細胞狀似「煎蛋」(fried egg),仔細觀察可見細胞邊有幼小「毛狀凸出物」(hairy projections);在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下,毛狀凸出物更加明顯,因而稱為「毛細胞白血病」。
初期毛細胞白血病可能完全沒有病狀,患者只是在進行例行血液檢查時,發現患上了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所引起的症狀包括脾臟脹大引致左上腹疼痛、感覺疲倦、體重下降、容易出血及容易受感染。
「骨髓活檢」(bone marrow biopsy)有助診斷毛細胞白血病,顯微鏡下觀察,毛細胞原形畢露,同時會有骨髓纖維化現象;進一步測試包括「胞質酒石酸抗性酸性磷酸酶」(cytoplasmic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及多種「免疫標記」(immune markers),還有BRAF基因變異,皆有助確診。
毛細胞白血病屬於慢性病,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極慢;如病者沒有任何症狀,則不一定需要馬上治療。醫生可以透過定期檢查及血液測試,緊密監察病情,然後決定何時需要開始施行治療,這段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如果患者沒有任何不適,馬上開始治療對病情沒有好處。如病情惡化,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下降,脾臟及淋巴結脹大,還有發燒、盜汗、容易疲勞及體重下降等症狀,可以考慮施行化療;主要用「嘌呤類似物」藥物(purine analogies),例如「克拉屈濱」(Cladrabin)及「噴司他丁」(Pentostatin)。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