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市面不少感冒藥為複方的成藥,即一粒藥物已能解決頭痛、發燒、傷風、感冒、咳嗽、濃痰等多種症狀,有藥物標榜「一打十二」。
藥理或互相矛盾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業界並不建議「大包圍」式的成藥,因一旦出現藥物敏感,無法即時得知病人對哪種藥物過敏,出現藥物副作用的風險亦會提高,提醒市民要根據症狀購買成藥,藥物其實越少越好。
崔稱,傷風感冒甚少會同時出現多種症狀,只屬藥廠噱頭,若病人純粹只有乾咳,便應只購買鎮咳藥,毋須再加入其他成份,若本身沒有痰液卻服食化痰藥,亦沒有預防效果,反而會增加出現藥物副作用風險。常見副作用包括作嘔、作悶、眼瞓及便秘等,譬如抗組織胺及可待因均會致眼瞓,同時服用副作用會增加,故操作機械或職業司機尤要小心複方感冒藥。他指,留意到市面部份成藥,為了「一網打盡」所有症狀,同時加入鎮咳及祛痰的成份,藥理互相矛盾,市民應小心選擇。
■記者伍雅謙
藥理或互相矛盾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業界並不建議「大包圍」式的成藥,因一旦出現藥物敏感,無法即時得知病人對哪種藥物過敏,出現藥物副作用的風險亦會提高,提醒市民要根據症狀購買成藥,藥物其實越少越好。
崔稱,傷風感冒甚少會同時出現多種症狀,只屬藥廠噱頭,若病人純粹只有乾咳,便應只購買鎮咳藥,毋須再加入其他成份,若本身沒有痰液卻服食化痰藥,亦沒有預防效果,反而會增加出現藥物副作用風險。常見副作用包括作嘔、作悶、眼瞓及便秘等,譬如抗組織胺及可待因均會致眼瞓,同時服用副作用會增加,故操作機械或職業司機尤要小心複方感冒藥。他指,留意到市面部份成藥,為了「一網打盡」所有症狀,同時加入鎮咳及祛痰的成份,藥理互相矛盾,市民應小心選擇。
■記者伍雅謙
回應 (0)